ruRU Robot®
Integrated Design Environment
Reference Manual
ruRU® IDE 操作說明書
Version: 7.00
Date: 2021/3/31
Prepared by Professional Service, Arcaré Innova Corp.
修訂記錄 (Revision History)
版本 Version |
出版日期 Issue Date |
修訂章節 Section Changed |
出版修訂原因 Reason for Issue |
備註 Remarks |
2.01 |
2016/07/01 |
All |
依eKFM平台808.4 改版, 更新說明內容 |
|
2.02 |
2016/08/01 |
1,7,12 |
依eKFM 平台808.4 小改版, 調整說明內容 |
|
3.01 |
2017/05/10 |
All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5 改版, 更新說明內容 |
|
4.01 |
2017/07/31 |
3.2, 10.7, 10.8,16.13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6 改版, 更新說明內容 |
|
4.02 |
2017/08/31 |
10.2, 13.4.8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6 改版, 擴充條碼輸出類型 |
|
4.03 |
2017/10/05 |
2.*, 5.4, 5.5.3,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6 改版, 改變登入頁面呈及擴充按鍵圖片等相關功能 |
|
4.04 |
2017/10/13 |
16.3 |
修訂圖示用途及說明 |
|
4.05 |
2017/11/13 |
16.1, 16-3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6 改版, 資料模版增加顯示遮罩功能, 更新內容說明 |
|
4.06 |
2017/11/13 |
Appendix C FAQ |
增加FAQ:如何設定過帳迴圈相關說明 |
|
5.01 |
2017/01/30 |
3.2,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7 改版,增加: |
|
5.02 |
2017/08/31 |
3.2.3, 5.4.3,5.4.7 7.3, 7.8, 17.4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7EC2 改版,增加: 外部資料庫設定 |
|
5.11 |
2020/02/15 |
|
依ArcareRobot 平台808.8EC3 改版 增加: |
|
5.12 |
2020/02/21 |
|
增加影音及FAQ連結 |
|
6.01 |
2020/05/31 |
|
依808.9改版功能增加 RWD及APP的設計相關說明 |
|
6.02 |
2020/10/31 |
|
依808.9 EC2改版功能增加 郵件發送、檔案傳輸及裝置支援等相關功能說明 |
|
7.00 |
2021/03/31 |
11.1, 11.22, 11.B |
依808.10 改版功能增加. 推播通知功能及相關作業調整 |
|
內容
1.1. 平台簡介 Platform Introduction
5.4. 表單元件(component type in form)
5.8. 表單版面自動產生表格 auto schema from screen
5.9. 檢視表自動產生表單版面 auto screen painting from view
10.3. 顯示設定 advanced display attribute
11. 按鍵功能的處理規格 Design button function spec
11.11. 啟動外部作業 fire up external service
11.12. 溝通訊息 talk with another form
13.4. 報表元件類型(component type in form)
14. 報表的處理規格 Design report process spec
15. 報表元件的處理規格 Design report component process spec
ruRU Robot® 是本公司所研發出來的第一代軟體機器人平台(Software Robot) ,它是一套以 “知識封裝方法Knowledge Fabrication Methodology” 所架構出來的宣告式軟體系統發展平台(system generator),徹底地解決了程式設計師的人力、技術、工時,以及績效管理等等問題,讓資訊系統的開發與維護工作,排除了程式撰寫及文件不足/不符的瓶頸,以加速資訊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流通,協助企業提升其CQDS的管理能力,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ruRU Robot® 軟體系統發展平台如下圖所示,包含了三大區塊:(1) ruRU IDE (ruRU Integrated Design Environment) 前端的整合設計平台 (2) ruRU SDE (ruRU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後端以軟體機器人為主的電腦輔助生產平台 (3) ruRU RTE (ruRU Run Time Environment) 運行台引擎執行開發完成後的三層式企業端運行台。
ruRU IDE是SA/SD系統設計的前端工作平台,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以結構化的工作表來宣告、敘述及定義商業流程,以及作業處理的相關資源與處理邏輯,甚至日後需求變更的系統設計調整。其產出就是完整的結構化設計規格書,並以三種格式呈現:(1) XML, 作為ruRU SDE的資料來源之用 (2) HTML/.docx, 作為系統分析/設計師的設計規格文件以及使用說明書之用 (3) soft-print 軟體系統爆炸圖,類似硬體設計爆炸圖的方式,以視覺化、多維度的方式來鳥瞰系統結構及微觀作業處理細節與關聯。
ruRU SDE 是智慧型軟體機器人群的雲端後台,依據ruRU IDE所提供的設計規格資訊,結合作業行為物件庫( business behavior library) 產出百分之百對應於設計規格之運行資訊,其超高的生產力及穩定的品質,解決了傳統工法的程式設計師人力短缺、技術參差不齊、工時長、品質不穩,以及人員管理與發展的成本等等問題。
ruRU RTE是三層式(3 tier) 企業端運行台的核心,支持多種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及作業系統(OS),並且提供各類API與企業的既有系統進行線上資料交換,彼此分工、合作,以達到最大的企業投資效益。它也提供了一套系統工具來設定與管理相關作業環境資料,連結終端用戶到被授權使用的應用系統,並且依據使用者的權限及應用系統的作業規格來執行各個表單的運作及資料庫的更新,提供企業及時、完整的管理資訊,協助其提高CQDS的管理能力。
整體而言,ruRU Robot® 會帶來軟體產業的變革,讓資訊系統發展只需專注於需求面的整理、分析與設計,完成詳細的規格就可以得到新版的系統,及時面對市場挑戰與競爭,如虎添翼!
1.1.1. ruRU Robot 的硬體架構ruRU Robot® 的開發環境及運行環境都採用最成熟的硬體與網路架構,如右圖所示,前端是web terminal, 透過TCP/IP 連結到AP server, 以及其後的資料庫伺服器(DB server ),AP server 及DB server 都可以橫向擴充(scale out),以滿足業務量成長的需求。 |
||||||||||||
|
||||||||||||
1.1.2. 伺服器硬體規格
|
||||||||||||
|
ruRU Robot® 是三層式(3 tiers) web base的軟體架構,以降低前端的設備規格,以及後續的技術支援需求。
l 瀏覽器以支援 HTML 5完整功能者為限,如:Firefox、Google Chrome瀏覽器及iOS與Android系統行動裝置的Sofaris與Google Chrome瀏覽器。
l AP server採用TomCat,以減輕客戶的資本支出。
l 作業系統(OS, Operating System) 目前是採用微軟公司的Windows,未來會支援Linux。
l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 目前支援MS SQL Server,未來還會增加mySQL及Oracle DB,以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
1.2.1. 系統軟體規格
|
|||||||||
1.2.1. ruRU Robot® 運行台與企業既有系統的整合與企業既有系統的整合,是ruRU Robot® 的重要功能,彼此分工合作,以利系統的推展。所以,目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API 協定及資料格式都會被支持,例如:HTTP(s)、web service/WCF、REST等等。資料格式例如:Json、XML等。 |
|||||||||
|
1.3. riRU IDE 系統發展流程ruRU IDE 的系統開發主要是圍繞在表單(form) 的處理,包含表單元件的宣告、運用以及對資料庫更新的複雜處理邏輯,往上是作業處理流程(process flow) 與系統結構;往下是資料庫的資料表(table)、檢視表(view) 以及資料欄位。 ruRU IDE 的專案執行步驟是先在專案內先資源宣告(resources declaration),以及人機介面(User Interface)來完成系統概要設計(functional design),完成對使用者端的系統功能確認,再來進行各個作業表單的資料處理邏輯,以及相關資料庫檢視表與交易狀態的資料庫更新,提供資料處理的作業細節,完成詳細設計書(detail design);在完成各個表單的打樣與(單元)測試之後,即可申請系統發行,交付雲端的機器人作業平台,生產出可運行的資訊系統。 系統概要設計(functional design)的資源宣告(resources declaration) 主要包含:(1) 系統結構、作業流程圖以及對應的作業表單與報表,(2) 作業表單的畫面欄位及功能按鈕,(3) 報表的格式與資料欄位,(4) 資料庫的資料表及其資料欄位與屬性。 詳細設計(detail design) 的資料處理邏輯定義主要包含:(1) 表單按鈕的作業功能與邏輯, (2) 表單欄位的輸入輔助與檢核,欄位間的資料更新時機與邏輯,(3) 資料庫檢視表(view) 的資料組合邏輯,(4) 報表內各經階層資料欄位的來源及處理邏輯,(5) 表單資料收集後的資料庫更新作業與處理邏輯。 |
|
1.3.1. Top-down 系統發展流程ruRU IDE系統設計平台的專案統發展模式分為由上而下(top down)及由下而上(bottom up) 兩種,由上而下的模式適用於新系統開發,或是非資訊背景人員負責的專案;由下而上的模式適用於現行系統的移轉(porting),或是資訊背景人員負責的專案。 由上而下的開發模式其步驟就是先依作業分工及流程來敘述與宣告使用到的表單及報表,接下來就可以進作表單的畫面繪製,宣告表單欄位及功能按鈕;繪製完成的表單就可以由系統幫忙產出對應的資料表(table)以及檢視表(view),並且提供基本的資料表新增、修改、刪除等標準的系統按鈕功能,快速完成基本的資料處理作業,至於較複雜的邏輯處理或是資料庫更新處理,則可以再分別利用 ”按鈕”及 “資料庫更新” 項下的規格設定表單,繼續完成其需求定義。 |
|
1.3.2. Bottom-up 系統發展流程ruRU IDE下的專案統發展模式分為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兩種,由上而下的模式適用於新系統開發,或是非資訊背景人員負責的專案;由下而上的模式適用於現行系統的移轉(porting),或是資訊背景人員負責的專案。 由下而上的開發模式其步驟就是先將規劃好的資料庫整理成下表的EXCEL格式,直接導入ruRU IDE完成資料表與檢視表的建置,再以檢視表的內容在表單設計中直接導入畫面,完成表單的繪製,即可進行該表單的打樣與測試。最後再將已經開發好的表單串入業務處理流程(business process flow) 內,以得到系統繪製的作業流程圖。至於較複雜的邏輯處理或是資料庫更新處理,則再分別於 “按鈕”及 “資料庫更新”項次下繼續定義之。 |
|
ruRU Robot® 提供了多語系(multilingual) 架構在三個層次:(1) 平台本身、(2) SA/SD設計文件,以及(3) 運行台人機介面及使用手冊。
ruRU Robot® 平台本身的多語系架構當然是要將此平台推展於全球,讓所有的系統發展人員都可以使用這個平台,享受軟體機器人帶來的超高產能,並且脫離程式設計師的牽絆。
SA/SD設計文件的多語系架構是為了讓ISV發展的應用系統規格書(open spec) 可以拿來銷售,讓國外買方可以接手後續的維護或是服務其在地的客群。
而運行台的多語系能力就是擴大應用系統的客群為全球化,例如套裝軟體的外銷,或是SaaS軟體的跨國營運。
作業目的:系統登入的目的管理用戶及其權限,每一個ruRU IDE user都需要有帳號,並規屬於一個以登記的企業/機構之下。新客戶必須先申請帳號,舊用戶必須輸入正確的帳號及密碼。ruRU IDE新帳號核准的權限是在 site manager。
參考資料:影音集(LOGIN)
作業目的:登入ruRU IDE之前必須先取得該ruRU IDE所存在的URL。軟體需求:瀏覽器 Google Chrome 或 FireFox。
|
1. 帳號:輸入已登冊的帳號, 不分大小寫 2. 密碼:輸入密碼, 區分大小寫 3. 選擇語言:挑選要顯示的平台語系 4. 驗證碼:依畫面指示, 輸入驗證碼, 區分大小寫 5. 登入鍵:確定登入系統。 6. 忘記密碼:若忘記密碼時,可點選本鍵開啟【忘記密碼】頁面 7. 申請新帳號:若為第一次註冊或有需要新的帳號時,可點選本鍵開啟【帳號申請】頁面 |
作業目的:若未有帳號者,可點選「申請帳號」連結,依螢幕指示操作申請新帳號。為了管理使用者只能看到其所屬公司的專案,所以帳號的申請必須提供其服務公司的企業代號,來過濾出它可以看得到的專案清單,或是接受PM的邀請加入某個專案。
參考資料:影音說明
參考資料:影音集(LOGIN)
|
1. 申請帳號:在登入畫面點選本連結, 開啟【申請帳號】的頁面 2. 使用者姓名:輸入密碼, 區分大小寫 3. 帳號:同一個Site 內會檢控不允重複 4. 密碼:輸入密碼, 區分大小寫 5. 確認密碼:同樣密碼再輸入一次 6. 電子郵件信箱:同一個Site 內會檢控不允重複; 7. 提交鍵:系統會發送確認碼到登錄的Email信箱。 |
作業目的:若忘記密碼,可點選「忘記密碼」,經由郵件重置密碼內容。
|
1. 忘記密碼:在登入畫面點選本連結, 開啟【重設密碼】的頁面 2. 帳號:指定要重置密碼的帳號 3. 電子郵件信箱:輸入該帳號的郵件信箱 4. 驗證碼:依畫面指示, 輸入驗證碼, 區分大小寫 5. 確認鍵:系統統會發送新的密碼到登錄的Email信箱。 |
|
ruRU IDE的主畫面分為四大塊 1. 系統架構區:包括專案的登入、切換、模組、事件清單 2. 專案資源區:包含表單/報表清單、元件清單、資料標清單、檢視表清單、資料交易過帳清單),以及公用的系統服務功能清單 3. 編輯區:包含表單、報表版面編輯 4. 輔助工具區:包含繪製版面所需的元件清單、屬性設定等 |
作業目的:提供使用者維護自己的帳號相關資訊,以及密碼的變更。
作業目的:提供使用者維護自己的帳號相關資訊,以及密碼的變更。
|
1. 帳號鍵:點選後會, 開啟【帳號設定】的頁面,請參考[16.12] 2. 修改個入資料:切換到本頁籤 3. 編輯鍵:進入編輯模式 4. 使用者帳號:顯示登入的帳號 5. 使用者姓名:修改使用者姓名 6. 電子郵件信箱:修改使用者郵件信箱 7. 預設語言:變更使用者常用的語系 8. 企業代碼:顯示本帳號在申請時所歸屬的企業代號 9. 新手教學:勾選本項目的狀態下,可以在工具列上找到教學的圖示 10. 儲存鍵:儲存編修後的內容 |
作業目的:提供使用者維護自己的帳號相關資訊,以及密碼的變更。
|
1. 帳號鍵:點選後會, 開啟【帳號設定】的頁面,請參考[16.12] 2. 修改密碼:切換到本頁籤 3. 編輯鍵:進入編輯模式 4. 舊密碼:先輸入原存在的密碼 5. 新密碼:輸入新的密碼 6. 確認密碼:再一次輸入新密碼 7. 儲存鍵:儲存編修後的內容 |
作業目的:提供使用者維護自己的帳號相關資訊,以及密碼的變更。
|
1. 帳號鍵:點選後會, 開啟【帳號設定】的頁面,請參考[16.12] 2. 登入記錄:切換到本頁籤 3. 姓名:顯示登入者的姓名 4. 查詢日期起:查詢的起始日期 5. 查詢日期迄:查詢的終止日期 6. 查詢鍵:經本鍵查詢符合日期區間的登入記錄 |
作業目的:「專案」是系統發展的基本單位,一個專案就是將來封裝為一套系統。
一家公司可以開啟多個專案,同時發展及維護多個系統。相同公司內,各專案的公共資源可以複製分享,以加速系統發展。不同公司間如果要分享規格或是公共資源,則需透過ruRU IDE 的權限管理處理後,才能夠實現。 對於已經成立的專案,PM要負責管理專案的基本資料、專案的多語言能力、專案成員的名單及角色,成員的工作記錄與績效,以及各類的專案資源等。
作業目的:每一個使用者登入ruRU IDE設計平台之後,就可以在專案的下拉清單中找到自己參與的專案。如果找不到你要的專案的話,請洽該專案的PM,請他邀請你加入專案,並賦予你恰當的角色。
|
1. 專案:點選下拉選項, 會出現你被核准參加的專案清單,供你挑選進入
|
作業目的:一個新專案的產生,必須先提出申請,在得到system manager 核准後,才會出現在 登入的專案清單中。
|
1. 申請專案鍵:點選後會, 開啟【申請專案】的頁面 2. 專案名稱:指定專案的名稱 3. 聯絡電話: 4. 備註事項:輸入密碼, 區分大小寫 5. 預設語言:建立專案時,會預先準備指定語系的共用工具內容 6. 專案負責人:預設登入的使用者為,做為此專案的專案管理者 7.企業代號:預設為登入帳號的所屬企業為本專案的企業代號,若帳號未定義則可在【專案資訊】中後補。 8. 送出鍵:填寫上述資料後按 送出,即完成專案申請的提出,靜候system manager 的核准通知即可。未被核准之前,在下拉的專案清單中是看不到該專案的。 |
作業目的:對於已經成立的專案,PM要負責管理專案的基本資料、專案的多語言能力、專案成 員的名單及腳色,成員的工作紀錄與績效,以及各類的專案資源等。
|
1. 駐啟架構樹上的專案管理節點 2. 展開後, 專案管理節點下呈現相關作業功能 |
作業目的:維護專案的基本資訊,以滿足文件製作的需求,對後續的系統發展沒有直接影響。
|
|
1. 開啟【專案資訊】 2. 編輯鍵:利用本按鈕進入編輯狀態 3. 專案名稱Full Name: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操作方法請參考[16.2], 來改變專案的名稱 4. 專案簡稱Short Name: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操作方法請參考[16.2], 來改變專案的簡稱 5. 專案底圖(Web):當在PC端開啟系統時,未開啟表單前,系統呈現的底稿圖片;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圖示設定】指定挑選圖示內容。 6. 專案圖示(Mobile):當利用行動裝置開啟系統時,未開啟表單前,系統呈現的底稿圖片;: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圖示設定】指定挑選圖示內容。 7. 需求單位End User:專案的需求單位, 通常為終端的客戶 8. 訪談單位:專案的訪談單位, 通常為提供服務的顧問團 9. 負責人員:訪談單位的負責人, 通常為專案經理(大PM) 10. 設計單位:專案的設計單位, 通常為邏輯設計的知識秘書 11. 負責人員:設計單位的負責人, 通常為專案經理(小PM) 12. 聯絡電話:設計單位的聯絡電話 13. 管理人員:設計單位的負責人, 通常為專案經理(小PM) 14. 聯絡電話:需求單位的聯絡電話 15. 客服人員:Site 服務的指定窗口 16. 企業代號:指定本專案所屬的企業 17. 企業名稱:指定本專案所屬的企業名稱 18. 描述備註:描述系統的需求備註 19. 完成目標:輸入預計完成的目標 20. 參考資料:輸入專案引用的資料來源 21. 必要欄位標示:勾選本專案是否統一必要欄位的標示內容. 若勾選者, 可在專案主題樣式上指定呈現的方式 22. 允許使用系統熱鍵:勾選後表示在設定規格時,允許系統使用的內定的熱鍵 23. 必要欄位標示:勾選本專案是否統一必要欄位的標示內容. 若勾選者, 可在專案主題樣式上指定呈現的方式 |
作業目的:宣告本專案的預設語系,以及將來要支援的各個語系。後續的系統發展中則可以 陸續編輯或選取各資料欄位的標語(caption) 之各語系文字內容。對於尚未編輯該外語內容者,再顯示時會先以預設語系的內容來填補。
|
1. 開啟【專案多語】 2. 編輯鍵:利用本按鈕進入編輯狀態 3. 多語名稱:下拉挑選多語內容 4. 預設語言:指定系統預設的語系 5. 增加鍵:增加專案的多語 6. 刪除鍵:刪除專案的多語 7. 儲存鍵:利用本按鈕儲存設定完成的資料 |
作業目的:挑選IDE平台所提供的(多個)系統樣式納入專案內,作為運行時終端使用者所可 以選擇的系統樣式。
|
1. 開啟【專案主題樣式】 2. 編輯鍵:利用本按鈕進入編輯狀態 3. 標準版規則:當使用者以表單精靈產生傳統表單時,預設套用的版面規則;可下拉挑選來自系統制定的版面規格清單 4. RWD版規則:當使用者以表單精靈產生RWD表單時,預設套用的版面規則;可下拉挑選來自系統制定的版面規格清單 5. 採系統樣式:若有多樣式,但又不事先預設樣式時,可勾選本項 6. 增加鍵:增加專案的樣式 7. 樣式主題名稱:下拉挑選系統提供的樣式內容 8. 突顯:要標示主要欄位的位置,可挑選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9. 顏色:要標示主要欄位的標誌顏色,系統自動開啟【調色盤】進行色號的挑選,操作說明請參考[19.9] 10. 預設:指定為系統預設的樣式 11. 刪除鍵:刪除專案的多語 12. 儲存鍵:利用本按鈕儲存設定完成的資料 |
作業目的:可預先設定適用於表單排版時各類元件的大小、單元樣式等,減少重複異動的操 作。
|
1. 開啟【元件樣式預設】 2. 表單類:駐留表單頁籤,顯示與表單有關元件的樣式預設值 3. 編輯鍵:利用本按鈕進入編輯狀態 4. 元件類型:顯示系統上可指定的元件類型 5. 單元樣式:挑選駐留的元件類型,是否有預設的單元樣式 6. 顯示:輸入元件預設的高度及寛度 7. 標題:勾選是否指定標題及出現的位置 8. 表格:當元件類型=多筆表格時,指定表格所需預設的相關屬性 9. 儲存鍵:利用本按鈕儲存設定完成的資料 10. 報表類:駐留報表頁籤,顯示與報表有關元件的樣式預設值 11. 元件類型:顯示系統上可指定的報表元件類型 12. 各項參數:設定在報表元件產生時的預設值 |
作業目的:一個新開立的專案,在第一次要求後台軟體工廠提供發行(publish)服務時,須先提 供工廠開案的資料,讓後台建立此專案的發行環境,才能受理此專案的發行請求。
|
1. 開啟【工廠開案資訊】 2. 編輯鍵:利用本按鈕進入編輯狀態 3. 系統名稱: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操作方法請參考[16.2]來改變專案產出後系統的名稱 4. 管理者:指定運行的系統要預設的管理者姓名 5. 聯絡電話:管理者的聯絡電話 6. Email:管理人員的信箱 7. 資料庫/版本:下拉挑選資料庫及版本 8. 伺服器/版本:下拉挑選伺服器及版本 9. 資料交換/版本:下拉挑選負責資料交換軟體及版本 10. 簽核模組:勾選產生的測試環境是否包含簽核模組 11. 新增鍵:設定需要開立組織帳務資料的內容;系統允許建立多套帳務 12. 組織名稱:建置測試系統所需開立的帳務名稱,若有多語系時,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來改變專案產出後組織的名稱 13. 資料庫名稱:記錄組織帳務所用的資料庫進行命名 14. 範本否:利用本按鈕儲存設定完成的資料 15. 儲存鍵:利用本按鈕儲存設定完成的資料 16. 開案通知鍵:在確定開案內容無誤後,真正通知後台進行測試環境的準備。 17. 測試台IP:顯示建置測試環境所在的IP 18. 系統代號:顯示建置測試環境所產生的系統唯一號 19. 組裝代號:顯示建置測試環境在軟體工廠所產生的製造唯一號 20. 通知:申請人發出通知的日期時間 21. 回覆:環境建置完成回覆的日期時間 |
作業目的:一個新開立的專案,在第一次要求後台軟體工廠提供發行(publish)服務時,須先提 供工廠開案的資料,讓後台建立此專案的發行環境,才能受理此專案的發行請求。
|
1. 開啟【專案統計】 2. 統計類別:統計專案下各元件類型 3. 數量:顯示各統計類別目前有效的元件數量 4. 完工:表單、報表會有開工、完工記錄,計算完工量 5. 完工率:表單、報表會有開工、完工記錄,計算完工百分比 |
作業目的:將專案相關的規格選擇備份或其它方式,產生備份檔。以利後續還原或遷移等用途。
|
1. 開啟【規格匯出作業】 2. 專案名稱:顯示登入的專案名稱 3. 匯出用途:系統規劃有備份/販賣/遷移等用途,808.7版僅開放備份 4. 產出:點選本鍵後,系統進行相關的檔案備份。完成後可在【匯出/入查詢】頁面下載 |
作業目的:將專案先前備份的檔案,上傳覆蓋目前的專案內容。
|
1. 開啟【規格匯入作業】 2. 專案名稱:顯示登入的專案名稱 3. 指定檔案:點擊 選擇檔案,挑選由【規格匯出作業】產生的備份檔 4. 執行:依備份檔內容,還原覆蓋專案內容。完成後可在【匯出/入查詢】頁面查詢記錄 |
作業目的:呈現專案下所有規格匯出及匯入的記錄內容。
|
1. 開啟【匯出/匯入查詢】 2.查詢類別:可下拉針對匯出/匯入/失效,或全部類別的記錄進行指定 3.專案名稱:顯示登入的專案名稱 4.載入:點擊本鍵,載入符合查詢類別的記錄 5.詳細資訊:開啟【匯出/匯入狀態備註】,顯示執行時的異常訊息 6.下載:點擊 下載,可將經【規格匯出作業】產生的備份檔,載到個人電腦中備存 |
|
1. 駐啟架構樹上的團隊管理節點 2. 展開後, 團隊管理節點下呈現相關作業功能 |
作業目的:管理專案下的使用者生、失效及權限設定
|
1. 開啟【專案使用者】 3. 搜尋類別:可下拉指定用使用者帳號或使用者姓名進行查詢 3. 關鍵字:輸入查詢的內容 4. 搜尋鍵:依據指定的搜尋類別及關鍵字,找到符合條件的使用者,表列清單 5. 作用中:當駐留記錄的帳號為生效時, 呈現打勾生效的狀態 6. 企業代碼:顯示駐留記錄的帳號所屬的企業 7. 使用者姓名:顯示駐留記錄的帳號的姓名 8. 編輯鍵:可開啟【編輯使用者】修改專案用戶的權限 9. 生效鍵:對駐留記錄的帳號設定為生效 10. 失效鍵:對駐留記錄的帳號設定為失效 |
作業目的:如果已經是ruRU IDE使用者,則是邀請其加入本專案。邀請的方法是以其登 記在ruRU IDE帳號內的e-mail address來搜尋與連結。
|
1. 開啟【邀請使用者】 2. 電子郵件信箱:輸入已存在ruRU IDE且生效的帳號 3. 送出邀請鍵:指定郵件後, 點選本鍵系統會發出邀請的郵件, 等候受邀人接受 4. 受邀者:顯示受邀記錄裡的受邀者姓名 5. 邀請人:顯示受邀記錄裡的邀請人姓名 6. 邀請日期:顯示受邀記錄裡的日期 7. 是否接受:顯示受邀者, 是否回覆了邀請郵件 |
作業目的:說明在專案項下規劃子系統、業務模組,以及作業流程的規劃。
作業目的:
方式一 |
|
1. 駐留在架構樹的「作業流程」節點,此時工具列上的「新增」圖示可點選。 2. 點選工具列「新增」圖示,選擇『模組』 3. 在開啟的【新增模組】頁面,輸入模組名稱 4. 點選「確認」鍵後,頁面會回到架構樹 5. 在架構樹產生新的模組名節點。 |
方式二 |
|
1. 駐留在架構樹的「作業流程」節點,點擊滑鼠右鍵 2. 在開啟的小視窗,駐留「新增」選項,會浮出另一功能視窗 3. 在功能視窗,選擇『模組』 4. 以下作業, 請參照 方式一 步驟3~5 |
|
1. 駐留在架構樹的「作業流程」節點或 節點屬性為 模組 的節點,點擊滑鼠右鍵 2. 在開啟的小視窗,駐留「新增」選項,會浮出另一功能視窗 3. 在功能視窗選擇『新增流程』 4. 輸入流程名稱 5. 點選「確認」鍵後,頁面會回到架構樹 6. 可在架構樹駐留節點下上產生新的作業流程節點。 |
1. 駐留在架構樹節點屬性為 模組 或 流程 的節點,點擊滑鼠右鍵 2. 在開啟的小視窗,點選「流程表單」選項 3. 在開啟的【流程表單】頁面,挑選表單名稱 4. 點選「確認」鍵後,頁面會回架構樹 |
節點類別右鍵功能 |
專案 |
作業流程 |
模組 |
流程 |
表單 |
報表 |
新增模組 |
V |
V |
|
|||
新增流程 |
V |
V |
|
|||
新增表單 |
V |
V |
|
|||
重新命名 |
|
|||||
刪除 |
V |
V |
V |
V |
V |
|
流程表單 |
V |
|
||||
規格描述 |
V |
V |
V |
|
||
重新載入 |
V |
V |
V |
|
||
全部展開 |
V |
V |
V |
|
||
全部收合 |
V |
V |
V |
|
|
|
作業目的:
|
1. 新增鍵:在駐留的資料列往下增加一列 2. 刪除鍵:刪除駐留的資料列 3. 儲存鍵:存回編輯後的流程內容 4. 重整鍵:重新載入流程內容 5. 提升階層鍵:當在狀況或分支下增加資料列時, 會預設與上列同階層, 若不是同階而要往上層縮減時, 可利用本鍵操作 6. 下降階層鍵:當在判斷或平行下增加資料列時, 會預設與上列同階層, 若不是同階而要往下增加時時, 可利用本鍵操作 7. 操作說明鍵:開啟【線上說明】介紹操作及內容 8. 流程打樣與測試鍵:將駐留指定的流程項目下所有的作業表單,進行打樣的動作 9. 打樣狀態查詢鍵:開啟【打樣狀態查詢】檢視打樣後的結果及歷程,操作方式請參考[附錄A7] 10. 事件單據:當本流程在運行操作時,有指定開啟特定表單時,可在本欄位開窗挑選作業表單 11. 清除鍵:清除已指定的事件單據內容 12. 流程圖鍵:開啟【流程圖】,顯示依據作業流程內容,所繪製展開的流程圖 |
|
1. 動作名稱:描述本程序的主要用途 2. 活動型態:定義此動作程序, 所呼應的操作介面, 以下介紹 2.1 單據:表示本步驟產生單據的查詢 2.2 報表:表示本步驟產生報表的查詢 2.3 人工:介紹人為的處理內容 2.4 標籤:介紹人為的處理內容 2.5 轉向:為流程中的某部份動作的起點 2.6 判定:表示以下的動作會依條件而分岐 2.7 狀況:配合判斷, 描述條件式 2.8 多角化:表示以下的動作會依條件而併行 2.9 分支:配合平行, 描述條件式 2.10 結束:流程的中斷點 3. 表單/報表名稱:挑選或建立對應的單據及報表, 操作請參考作業流程的單據清單操作 4. 核心動作:對單據或報表, 在介面上的操作 5. 連結:若介面為流程者, 須在此欄位區分為流程內的程序或跨流程的動作 6. 標籤名或作業名:配合動作欄位的區分, 挑選指定程序點或流程名 |
判斷狀況:表示同一事件會有不同的狀況發生 |
多角化處理:表示同一事件同時往不同的方向進行 |
接續流程:完成一個動作, 可以回到同流程下的某一程序, 也可以是跳到另一流程 |
作業目的:作業表單是將來應用系統操作的主體,也是專案發展系統時的主軸,從表單(名稱)的宣告、表單版面的繪製(同時宣告表單元件)、表單元件的處理規格,一直到輸入完成後按提交鈕來執行最後的資料庫更新。
參考資料:影音集(FORMDESIGN)
作業目的:作業表單被宣告(declare) 的方法有二:
1. 由架構樹
的作業流程裡的流程裡,
使用單據, 同時建立作業表單的名稱
2. 直接在架構樹的作業流程上, 新增作業表單。
方法一:由作業流程節點,直接新增表單 |
|
1. 架構樹上的「作業流程」節點,利用滑鼠右鍵開啟選單後 2. 點選單內的新增項,進入第二層的選單 3. 選擇新增表報,開啟【新增表單/報表】頁面 |
方法二:在流程清單裡,建立新表單 |
|
1. 在流程清單裡的活動類型選擇:單據 2. 駐留表單/報表名稱欄位,會出現【單據清單】,點選其新增鍵,就會開啟【新增表單/報表】的頁面 |
|
1. 類型:選擇 表單 2. 設計類型:標準:適用於PC/NB,RWD:自適應表單,不限裝置,App:適用於行動裝置 3. 名稱:輸入要新增的表單名稱 4. 作業代號:輸入要新增的的作業代號,同一專案下不允重複 5. 功能說明:描述本張表單的作用 6. 使用時機:說明本張表單的操作情況及時機 7. 儲存鍵:系統依表單名稱,產生空白版面 |
作業目的:編輯或檢視作業的表單版面內容。
|
1. 新增鍵:在表報清單點選本鍵,開啟【新增表單/報表】的頁面 2. 表單精靈鍵:開啟表單精靈操作視窗,並駐留「指定來源」頁面 |
步驟一:駐留「指定來源」頁面,挑選匯入來源欄位,選擇列入表單欄位清單內容
|
1. 表單名稱:輸入新增表單名稱 2. 匯入來源鍵:開啟匯入來源視窗 3. Excel:選擇來源類別為Excel 4. 選擇檔案鍵:開啟檔案總管,挑選待匯入之Excel檔 5. 標題列:輸入Excel中,標題所在列數 6. 其它表單:選擇專案內其它表單 7. 取代鍵:將挑選匯入來源,完全取代已存在的來源欄位清單, 並清空表單欄位清單內容 8. 附加鍵:將挑選匯入來源,附加於原來源欄位清單內容下方 |
9. 來源欄位清單:顯示匯入來源帶入之所有欄位內容,不含已列入表單欄位清單之欄位 10. 表單欄位清單:顯示自來源欄位清單列入之欄位內容 11. 列入表單欄位清單鍵:將來源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列入表單欄位清單中 12. 退回來源欄位清單鍵:將已選取指定欄位自表單欄位清單中移除,並退回來源欄位清單中 13. 下一步鍵:前往「欄位設定」頁面 14. 取消鍵:確認取消後,將關閉表單精靈視窗 |
步驟二:駐留「欄位設定」頁面,增刪表單欄位清單內容,並設定各欄位之功能
|
1. 表單名稱:輸入新增表單名稱 2. 匯入來源鍵:開啟匯入來源視窗 3. Excel:選擇來源類別為Excel 4. 選擇檔案鍵:開啟檔案總管,挑選待匯入之Excel檔 5. 標題列:輸入Excel中,標題所在列數 6. 其它表單:選擇專案內其它表單 7. 取代鍵:將挑選匯入來源,完全取代已存在的來源欄位清單, 並清空表單欄位清單內容 8. 附加鍵:將挑選匯入來源,附加於原來源欄位清單內容下方 |
9. 來源欄位清單:顯示匯入來源帶入之所有欄位內容,不含已列入表單欄位清單之欄位 10. 表單欄位清單:顯示自來源欄位清單列入之欄位內容 11. 列入表單欄位清單鍵:將來源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列入表單欄位清單中 12. 退回來源欄位清單鍵:將已選取指定欄位自表單欄位清單中移除,並退回來源欄位清單中 13. 下一步鍵:前往「欄位設定」頁面 14. 取消鍵:確認取消後,將關閉表單精靈視窗 |
步驟二:駐留「欄位設定」頁面,增刪表單欄位清單內容,並設定各欄位之功能
|
1. 新增鍵:開啟新增欄位視窗,輸入新增欄位名稱,按下儲存鍵後,將欄位新增至表單欄位清單中 2. 刪除鍵:駐留表單欄位清單某一欄位,執行後將欄位自表單欄位清單中移除 3. 編輯鍵:駐留表單欄位清單某一欄位,執行後元件屬性設定區塊進入編輯狀態 4. 儲存鍵:執行後,將存回設定內容,元件屬性設定區塊返回瀏覽狀態 5. 取消鍵:執行後,取消編輯設定內容,元件屬性設定區塊返回瀏覽狀態 6. 元件類型:下拉選擇,目前提供類型:文字方塊/下拉選項/彈出視窗/多行文字/核取方塊/圖片 7. 資料模版:下拉選擇專案內已存在之模版內容 8. 資料長度:匯入來源為其它表單時,依原表單設定內容;來源為Excel時,則預設為20 9. 小數位:當選擇資料模版型態為數字時顯示,可輸入1~9 10. 不可重複:勾選本項,產生元件加註將於基本設定中,勾選不可重複功能 11. 不可空白:勾選本項,產生元件加註將於基本設定中,勾選必要項/空值要檢錯功能 12. 不可負值:勾選本項,產生元件加註將於基本設定中,勾選不可負值功能 13. 僅供顯示:勾選本項,產生元件加註將於基本設定中,勾選僅供顯示功能 14. 自動給值:勾選本項,即可選擇預設值內容 15. 自動給值設定:下拉選擇,目前提供:系統日期/使用者名稱/流水號 16. 下拉選項:勾選本項,可自行設定欄位下拉內容 17. 下拉選項設定:自行輸入下拉文字內容,以分號(;)區隔不同的選項,例:1.男;2.女 18. 開窗挑選:勾選本項,將依設定產生元件加註,新增開窗參照內容 19. 開窗挑選_表單名稱:開窗選擇專案內其它表單 20. 開窗挑選_挑選欄位:依選擇專案表單,開窗選擇表單內元件,將值帶回給駐留欄位 21. 查表帶值:勾選本項,將依設定產生元件加註,新增更新給值內容,依比對欄位與駐留欄位為設定過濾條件,分別依帶回欄位給給值來源,及依寫入欄位給目的欄位 22. 查表帶值_表單名稱:開窗選擇專案內其它表單 23. 查表帶值_比對欄位:挑選指定表單的表單元件,作為與駐留欄位比對用 24. 查表帶值_帶回欄位:挑選指定表單的表單元件,作為寫入欄位之來源值 25. 查表帶值_寫入欄位:挑選表單欄位清單內欄位,作為帶值之目的欄位 26. 公式計算:勾選本項,將依設定產生元件加註,新增被動更新內容,將設定內容執行結果更新給駐留欄位 27. 公式計算設定:自行輸入文字,以中括號[]包覆欄位,例:[單價]*[數量] 28. 多筆加總:勾選本項,將依設定產生元件加註,新增被動更新內容,將多筆加總設定選擇之欄位值合計加總結果給駐留欄位 29. 多筆加總設定:挑選表單欄位清單內欄位 30. 上一步鍵:返回「指定來源」頁面 31. 下一步鍵:前往「版面配置」頁面 |
步驟三:駐留「版面配置」頁面,將表單欄位清單內容分別配置給單筆區塊及多筆明細區塊,並依配置內容,分別產生不同類型之主要表單
1. 僅單筆區塊有值時,產生單筆表單 |
2. 僅多筆明細區塊有值時,產生多筆表單 |
3. 單筆區塊及多筆明細區塊皆有值時,產生雙檔表單 |
|
1. 單筆清單:該欄位清單內容,由表單欄位清單列入 2. 單筆列入清單鍵:將表單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列入單筆清單,增加單筆清單的資料列 3. 單筆退回清單鍵:將單筆清單指定的欄位,改退回列入表單欄位清單 4. 單筆排列順序置頂鍵:將單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上面,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5. 單筆排列順序上移鍵:將單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上移一列序,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6. 單筆排列順序下移鍵:將單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下移一列序,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7. 單筆排列順序置底鍵:將單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下面,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8. 多筆清單:該欄位清單內容,由表單欄位清單列入 9. 多筆列入清單鍵:將表單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 列入多筆清單,增加多筆清單的資料列 10. 多筆退回清單鍵:將多筆清單指定的欄位,改退回列入表單欄位清單 11. 多筆排列順序置頂鍵:將多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上面,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12. 多筆排列順序上移鍵:將多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上移一列序,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13. 多筆排列順序下移鍵:將多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下移一列序,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14. 多筆排列順序置底鍵:將多筆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下面,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15. 上一步鍵:返回「欄位設定」頁面 16. 下一步鍵:前往「查詢頁面」頁面 |
步驟四:駐留「查詢頁面」頁面,先後設定查詢表單之查詢結果欄位及條件欄位內容,並定義各條件欄位之查詢類型
1. 配置欄位清單:該欄位清單內容,顯示「版面配置」頁面中單筆及多筆欄位清單 2. 查詢欄位清單:該欄位清單內容,為設定查詢表單的表身查詢結果欄位內容,由配置欄位清單列入 3. 列入查詢清單鍵:將配置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 列入查詢欄位清單,增加查詢欄位清單的資料列 4. 退回配置清單鍵:將查詢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改退回列入配置欄位清單 5. 查詢欄位排列順序置頂鍵:將查詢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上面,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6. 查詢欄位排列順序上移鍵:將查詢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上移一列序,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7. 查詢欄位排列順序下移鍵:將查詢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下移一列序,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8. 查詢欄位排列順序置底鍵:將查詢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下面,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9. 條件欄位清單:該欄位清單內容,為設定查詢表單的表頭查詢條件欄位內容,由查詢欄位清單列入 10. 列入條件清單鍵:將查詢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 列入條件欄位清單,增加條件欄位清單的資料列 11. 退回查詢清單鍵:將條件欄位清單指定的欄位,自欄位清單中移除 12. 條件欄位排列順序置頂鍵:將條件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上面,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13. 條件欄位排列順序上移鍵:將條件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上移一列序,駐留第一列時除能 14. 條件欄位排列順序下移鍵:將條件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往下移一列序,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15. 條件欄位排列順序置底鍵:將條件欄位清單裡指定的內容,移到最下面,駐留最後一列時除能 16. 單一欄位:將依設定,於執行後產生單一查詢元件 17. 單一欄位_完全符合:依設定產生按鍵加註/資料過濾條件內容;執行查詢時,將輸入查詢條件與來源資料完全相同者,列示於表身 18. 單一欄位_相似包含:依設定產生按鍵加註/資料過濾條件內容;執行查詢時,將輸入查詢條件包含於來源資料內容者,列示於表身 19. 範圍區間:將依設定,於執行後產生欄位起和欄位迄兩個查詢元件 20. 範圍區間_包含起迄:依設定產生按鍵加註/資料過濾條件內容;執行查詢時,將來源資料中屬於輸入查詢範圍區間且包含起迄欄位內容者,列示於表身 21. 範圍區間_不含起迄:依設定產生按鍵加註/資料過濾條件內容;執行查詢時,將來源資料中屬於輸入查詢範圍區間但不包含起迄欄位內容者,列示於表身 22. 上一步鍵:返回「版面配置」頁面 23. 確認&打樣鍵:依設定內容產生主要表單版面及其元件和按鍵加註內容,並於執行打樣後預覽開啟主要表單;當「查詢頁面」有設定時,將一併產生主要表單與查詢表單之表單版面及相關元件和按鍵加註內容,並於執行打樣後預覽開啟查詢表單 |
作業目的:在不同的版面區域均安排不同用途的操作介面,以方便完成版面的編排
|
功能說明:在編輯模式及瀏覽模式下的按鈕選項有些差異, 以下說明
|
1. 駐留順序鍵:點選後,開啟【駐留順序】調整各元件駐留順序,操作方式請參考[5.7] 2. 規格定義鍵:點選後,開啟【規格定義】檢視及設定各元件的邏輯定義,操作方式請參考[6.2] 3. 規格描述鍵:點選後,開啟【規格描述】檢視及設定各元件的規格說明,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4. 編輯鍵:進入表單版面編輯模式 5. 匯入鍵:點選後,開啟【表格生成表單版面】,利用其它方式匯入產生表單,操作方式請參考[5.9] 6. 表格鍵:點選後,開啟【表單版面生成表格】將版面元件生成檢視及資料表格,操作方式請參考[5.8] 7. 打樣鍵:點選後,執行表單打樣的動作,先檢錯->打樣->預覽 8. 打樣狀態鍵:點選後,開啟【打樣狀態查詢】就打樣的記錄及產生錯誤的訊息,進行檢查及排除,操作方式請參考[附錄A7] 9. 畫面同步鍵:當專案設有多語系時,各版面是獨立設定。可依版面指定的語系為依據,改變其它語系的版面 10. 線上說明鍵:點選後,開啟【線上說明】駐留在表單版面說明 11. 語系:依據專案多語的設定,可下拉選擇不同語系的版面內容;選擇後依指定的語系顯示該語系版面內容 12. 規格定義鍵:點選後,開啟【規格定義】檢視及設定各元件的邏輯定義,操作方式請參考[6.2] 13. 規格描述鍵:點選後,開啟【規格描述】檢視及設定各元件的規格說明。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14. 複製鍵:點選後,開啟【版面複製】可複製其它單據存在的元件。操作方式請參考[5.6.3] 15. 儲存鍵:將排版內容記錄儲存 16. 取消鍵:取消排版的異動, 回復到編輯前狀態 17. 顯示異動項目鍵:切換是否標示有異動的元件內容 18. 線上說明鍵:點選後,開啟【線上說明】駐留在表單版面說明 19. 語系:依據專案多語的設定,可下拉選擇不同語系的版面內容;選擇後依指定的語系顯示該語系版面內容 20. 對齊工具列_置上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以標註的元件為基準, 向上對齊 21. 對齊工具列_置下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以標註的元件為基準, 向下對齊 22. 對齊工具列_置左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以標註的元件為基準, 向左對齊 23. 對齊工具列_置右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以標註的元件為基準, 向右對齊 24. 對齊工具列_垂直置中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以標註的元件為基準, 垂直置中對齊 25. 對齊工具列_水平置中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以標註的元件為基準, 水平置中 26. 對齊工具列_同寬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預統一寛度;本工具彈出寬度輸入框,要求指定寬度,系統預設: 圈選範圍內左上角元件的寬 27. 對齊工具列_同高鍵:在複選多個元件的狀態下, 預統一高度;本工具彈出高度輸入框,要求指定高度,系統預設: 圈選範圍內左上角元件的高 28. 屬性區_版面頁:顯示與版面元件類型清單,供拖拉、挑選 29. 屬性區_表單頁:顯示及設定表單有關的資訊 30. 屬性區_屬性頁:顯示及設定元件、按鍵有關的資訊 31. 屬性區_鎖定鍵:切換駐留屬性頁的狀態,若為鎖定者,在切換表單或元件、按鍵時,不會跟著切換頁籤 32. 設計類型:標示本表單的類型,圖示由左到右,分別是APP表單, RWD表單, 傳統表單 |
功能說明:利用拖拉的方式, 在元件清單中,挑選除了的功能按鈕、功能選單以外的元件到本區域, 移動位置、調整大小, 組成版面所屬的樣式。
|
1. 選單列:呈現表單指定的系統功能鍵內容 2. 工具列:呈現表單自訂作業功能鍵的內容 3. 編輯區:表單版面下各欄位或按鈕放置及編排的主要區域,是資料收集的作業或是查詢結果的顯示區域。 |
功能說明:平台針對不同的裝置所使用的表單設計類型,而設定相關的屬性。
|
1. 版面屬性:頁籤模式,切換到本頁籤,顯示及設定與表單排版時有關的內容 2. 設計類型:利用本圖示表示為傳統表單 3. 基本屬性:頁籤模式,切換到本頁籤,顯示及設定與表單版面相關的資訊 4. 表單名稱:此表單的命名,使用於規格設定時的資源名稱(resource name) 5. 標題名稱:設定表單的標題名稱 6. 作業代號:出現在文件旳作業號 7. 表單料號:顯示駐留表單的料號 8. 成品料號:顯示駐留表單的成品料號 9. 對應自適應表單:當本身是傳統表單, 但在行動裝置上操作時, 可指定一RWD表單來做替換。也就是若在運行環境操作系統點選本單時,在PC 上會開本單, 但在行動裝置上,則改開指定的RWD表單 10. 系統功能鍵:指定本表單是否有系統功能鍵的需求。在APP表單上沒有此類功能選項 11. 表單自訂樣式:表單指定的單元樣式 12. 表單底圖:挑選當底圖的圖片, 可選擇圖示裡的圖檔,挑選時會過濾圖示用表單者 13. 系統工具列樣式:可在個別表單上指定的系統工具的單元樣式 14. 顯示工具列:是否顯示工具列 15. 工具列自訂樣式:工具列上指定的單元樣式 16. 顯示狀態列:設定狀態列的列高 17. 狀態列自訂樣式:狀態列上指定的單元樣式 18. 表單全高:表單全高 19. 編輯區高:編輯區高 20. 表單寛度:表單寛度 21. 自動對齊:是否開始自動對齊的功能 22. 自動對齊間距:自動對齊的有效的狀態下的預設間距 |
|
1. 版面屬性:頁籤模式,切換到本頁籤,顯示及設定與表單排版時有關的內容 2. 設計類型:利用本圖示表示為自適應的RWD表單 3. 列樣式:本表格會依據版面切分的列數所決定筆數 4. 列自訂樣式:依據版面的列序,可個別定義單元樣式 5. 排版建議:系統預設7種對單列設定欄位的方法,依版面附圖,由左至右分別為: 1、1:1、1:1:1、1:2:1、1:1:1:1、1:3、3:1每一比例佔比25% 6. 欄樣式:本表格會依據版面駐留的列,呈現該列所有的欄數的筆數 7. 欄自訂樣式:依據版面的該列的欄序,可個別定義單元樣式 8. 基本屬性:頁籤模式,切換到本頁籤,顯示及設定與表單版面相關的資訊 9. 表單名稱:此表單的命名,使用於規格設定時的資源名稱(resource name) 10. 標題名稱:設定表單的標題名稱 11. 作業代號:出現在文件旳作業號 12. 表單料號:顯示駐留表單的料號 13. 成品料號:顯示駐留表單的成品料號 14. 系統功能鍵:指定本表單是否有系統功能鍵的需求。在APP表單上沒有此類功能選項 15. 表單自訂樣式:表單指定的單元樣式 16. 系統工具列樣式:可在個別表單上指定的系統工具的單元樣式 17. 顯示工具列:是否顯示工具列 18. 工具列自訂樣式:工具列上指定的單元樣式 19. 顯示狀態列:設定狀態列的列高 20. 狀態列自訂樣式:狀態列上指定的單元樣式 21. 指定顯示的類型:在行動裝置上操作的表單, 不是固定的寛、高,而是以版面的尺寸做自適應調整,在此挑選指定排版呈現的種機尺寸 22. 屏幕方向:選擇排版時,呈現的向方直屏或橫屏 |
|
1. 版面屬性:頁籤模式,切換到本頁籤,顯示及設定與表單排版時有關的內容 2. 設計類型:利用本圖示表示為自適應的RWD表單 3. 列樣式:本表格會依據版面切分的列數所決定筆數 4. 列自訂樣式:依據版面的列序,可個別定義單元樣式 5. 排版建議:系統預設7種對單列設定欄位的方法,依版面附圖,由左至右分別為: 1、1:1、1:1:1、1:2:1、1:1:1:1、1:3、3:1每一比例佔比25% 6. 欄樣式:本表格會依據版面駐留的列,呈現該列所有的欄數的筆數 7. 欄自訂樣式:依據版面的該列的欄序,可個別定義單元樣式 8. 基本屬性:頁籤模式,切換到本頁籤,顯示及設定與表單版面相關的資訊 9. 表單名稱:此表單的命名,使用於規格設定時的資源名稱(resource name) 10. 標題名稱:設定表單的標題名稱 11. 作業代號:出現在文件旳作業號 12. 表單料號:顯示駐留表單的料號 13. 成品料號:顯示駐留表單的成品料號 14. 系統功能鍵:指定本表單是否有系統功能鍵的需求。在APP表單上沒有此類功能選項 15. 表單自訂樣式:表單指定的單元樣式 16. 顯示上方導覽列:是否顯示上方導覽工具列 17. 上方導覽列自訂樣式:上方導覽工具列上指定的單元樣式 18. 顯示下方導覽列:是否顯示下方導覽工具列 19. 下方導覽列自訂樣式:下方導覽工具列下指定的單元樣式 20. 指定顯示的類型:在行動裝置上操作的表單, 不是固定的寛、高,而是以版面的尺寸做自適應調整,在此挑選指定排版呈現的種機尺寸 21. 屏幕方向:選擇排版時,呈現的向方直屏或橫屏 |
作業目的:作業表單的操作畫面是由許多的元件所組成的,包含顯示目的的文字說明與執行時的圖片顯示,以及資料輸入的各類方法元件。
傳統表單
RWD表單
APP表單
|
1. 文字標題(label):純粹作為顯示字幕,無關資料收集或顯示 2. 單行文字(TextEdit):一般型文數字資料欄位 3. 多行文字(MultiEdit):多行數的長資料欄位 4. 按鈕群組(radioGroup):按鈕選項的底層 5. 按鈕選項(radio button):單一選擇的單選鈕 6. 核取方塊(check box):多項選擇的勾取項 7. 下拉選項(dropList):有下拉式清單的輸入欄位 8. 多筆表格(grid):多欄位且有多筆資料行 9. 彈出視窗(popup):結合元件規格定義之“另開視窗“可以呼叫另一個表單,操作的結果會帶回此表單元件內 10. 圖片(image):劃出一個矩形來顯示圖片 11. 框線(frame):純裝飾用的矩形框線 12. 清單選項(list):固定視窗來顯示操作輔助選項 13. 樹狀結構(tree):可以定義一棵樹狀的結構 14. 頁籤區塊(tabs):宣告一個頁籤區塊來區隔不同屬性的操作需求 15. 連結框:可以設定背後連結的框線 16. 樞紐元件(Pivot widget):是一個樞紐分析元件 17. 動態面版(dynamicpanel):功能類似頁籤元件,但無頁籤標題 18. 崁入物件(embed object):是要崁入一個物件的,如網頁、地圖、統計圖表等等 19. 元件容器(container):功能類似網格多筆,限瀏覽用, 同時適用行動裝置 20. 畫布(Canvas):功能類似圖片,但有編輯手繪圖的功能 21. 多筆瀏覽(grid Lite):多欄位且有多筆資料行, 但僅供顯示
附註:各元件類型的屬性可以預設,請參考[3.2.4 元件樣式預設] |
|
|
共通屬性
1. 元件類型:說明本元件的類型名稱 ;元件類型與元件的行為有關,若欲變更,可利用下拉切換成不同類型 2. 元件名稱:此元件的命名,使用於規格設定時的資源名稱(resource name) 3. 資料模版: 4. 顯示字數: 5. X軸座標:相對於編輯區起點的X軸 6. Y軸座標:相對於編輯區起點的Y軸 7. 元件寬度:元件的寬度,若勾選顯示標題且顯示在左、右時,則包含標題的寬度 8. 元件高度:元件的高度,若勾選顯示標題且顯示在上、下時,則包含標題的高度 9. 顯示標題:是否有標題的顯示 10. 標題內容:此元件的顯示在版面上的標題文字 11. 標題位置:標題顯示在原文件的上、下、左、右 12. 標題寬度:標題的寬度,若標題位置在上、下時,限定與元件內容同寛度;不允修改 13. 標題高度:標題的高度,若標題位置在左、右時,限定與元件內容同高度;不允修改 14. 自訂樣式:指定的單元樣式 15. 僅供顯示:指定本欄位是否只能顯示, 不能輸入 16. 欄位寛度比例:RWD與APP 表單版面是自適應,元件的寬度是用比例表示 17. 欄位高度比例:RWD與APP 表單版面是自適應,元件的高度是用px表示 18. 變動高度:指定元件的高度是否隨資料的多寡, 而變換高度. 若為固定高度時, 超出寛度的資料會以… 省略符號表示;若為變動高度,則會折行撐大列高。 |
|
1. 元件類型:當設計類型=傳統表單,元件類型為多行文字 2. 自動換列:當此元件放置在多筆表格時,可勾選設定 自動換行;當欄位內容超過欄位時,會自動折行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多筆表格 2. 寛高尺寸:下拉選擇自動計算或自行指定, 若選擇自動計算時時,系統自動計算所有欄位的寬度+捲軸為表格的寛度 3. 欄位數量:此表格包含的欄位數量 column 4. 單頁筆數:此表格一頁顯示的資料列數 6. 高度:表格裡總高度 7. 標題列高:表格裡標題列的高度 8. 資料列高:表格裡資料列的高度 9. 資料列距:表格裡每一資料列的間距 |
|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頁籤區塊 2. 頁籤項目高度:頁籤項目的高度 3. 頁籤項目寛度:頁籤項目的寛度 4. 頁籤項目清單-鎖定鍵:針對頁籤項目進行順序移動時,可利用鎖定鍵將項目標註後,以拖拉方式將項目移到新的位置 5. 頁籤項目清單-頁籤名稱:輸入頁籤項目的名稱 6. 頁籤項目清單-操作工具:可利用滑鼠右鍵,開啟工具列對頁籤項目進行操作。新增:增加項目在最後一筆;插入:增加項目在駐留筆;刪除:刪除駐留筆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樞紐元件 2. 橫軸(X軸)標題欄寛:橫軸(X軸)標題欄寛 3. 橫軸(X軸)標題列高:橫軸(X軸)標題列高 4. 縱軸(Y軸)標題欄寛:縱軸(Y軸)標題欄寛 5. 縱軸(Y軸)標題列高:縱軸(Y軸)標題列高 6. 縱軸(Y軸)標題列距:縱軸(Y軸)標題列距 7. 過濾條件:指定是否須安排過濾條件欄位 8. 過濾條件_標題:當勾選過濾條件時,輸入過濾條件的標題 9. 過濾條件_標題高度:當勾選過濾條件時,輸入過濾條件的標題高度 10. 過濾條件_標題寛度:當勾選過濾條件時,輸入過濾條件的標題寛度 11. 過濾條件_資料寛度:當勾選過濾條件時,輸入過濾條件的資料寛度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動態面版 2. 面版內容清單-鎖定鍵:針對內容項目進行順序移動時,可利用鎖定鍵將項目標註後,以拖拉方式將項目移到新的位置 3. 面版內容清單-清單-內容名稱:輸入內容項目的名稱 4. 面版內容清單-操作工具:可利用滑鼠右鍵,開啟工具列對內容項目進行操作。新增:增加項目在最後一筆;插入:增加項目在駐留筆;刪除:刪除駐留筆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元件容器 2. 滑動方向:指定上下或左右滑動 3. 資料間距:每筆記錄間的間距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多筆瀏覽裡的按鍵元件 2. 圖示顯示模式:單選(固定大小/自動填滿) 3. 圖示位置: 下拉(上 / 下 / 左 / 右),系統預設: 左;當圖示模式為自動填滿時,不允設定。 |
|
1. 元件類型:當元件類型為多筆瀏覽 2. 單頁筆數:指定每頁出現的筆數,當筆數不足時,表格高度會依筆數變矮,但是大於此設定者,以此設定為準。 3. 變動高度:尚表格內的元件設為變動高度, 導致一個頁面高度放不下指定的筆時, 是否採變動高度, 讓表格變高, 或者, 不勾選, 而出現Scroll Bar 4. 分頁格式:指定跳頁的工具列模式(數字分頁/指定跳頁) 5. 分頁位置:指定跳頁的工具位置(表格上方/表格下方)
案例模擬請參考本節註二 |
註一: |
|
系統按鍵設定:指定表單所需的系統功能鍵。
|
1. 駐留表單的選單列, 點撃本區空白處, 屬性區會出現選單列的屬性視窗 2. 經由勾選, 指定表單所需的系統功能鍵 |
自訂按鍵設定:點撃本區空白處, 屬性區會出現選單列的屬性視窗, 經由勾選指定表單所需的系統功能鍵。
|
1. 駐留表單的工具列, 在元件清單中,挑選適用的功能按鈕或功能選單到本區域, 形成自訂功能鍵 2. 功能按鈕function button:出現在工具列上,可利用熱鍵呼叫啟動的功能按鍵 3. 功能選單 submenu function:出現在工具列上,以子選單的方式彙集功能按鍵(APP表單, 不支援) |
|
1. 按鍵類型:說明本按鍵的類型名稱 2. 按鍵名稱:此按鍵的命名,使用於規格設定時的資源名稱(resource name) 3. 標題內容:此元件的顯示在版面上的標題文字 4. X軸座標:相對於編輯區起點的X軸 5. Y軸座標:相對於編輯區起點的Y軸 6. 按鍵寬度:按鍵的寬度 7. 按鍵高度:按鍵的高度 8. 自訂樣式:指定的單元樣式 9. 圖示:指定本按鍵顯示圖示的內容, 開窗挑選時,會過濾圖示用途=按鍵者 |
|
1. 按鍵類型:說明本按鍵的類型名稱 2. 按鍵名稱:此按鍵的命名,使用於規格設定時的資源名稱(resource name) 3. 標題內容:此元件的顯示在版面上的標題文字 4. X軸座標:相對於編輯區起點的X軸 5. Y軸座標:相對於編輯區起點的Y軸 6. 按鍵寬度:按鍵的寬度 7. 按鍵高度:按鍵的高度 8. 選單項目清單-選單名稱:輸入選單項目的名稱 9. 選單項目清單-操作工具:可利用滑鼠右鍵,開啟工具列對選單項目進行操作。新增:增加項目在最後一筆;插入:增加項目在駐留筆;刪除:刪除駐留筆 10. 自訂樣式:指定的單元樣式 11. 圖示:指定本按鍵顯示圖示的內容, 開窗挑選時,會過濾圖示用途=按鍵者 |
作業目的:使用於表單版面美化,調整表單元件的寬高、位置。
功能說明:可以單個元件處理,也可以以群組處理。
|
1. 移動位置:當元件的外框出現駐留的陰影時, 即對著元件按下滑鼠左鍵不放, 進行移動, 待確定位置後, 放掉滑鼠左鍵 2. 調整寬高:在元件的右下角有一調整的符號, 滑鼠移到該符號上, 按下滑鼠左鍵不放, 進行拖拉動作, 待確定大小後, 放掉滑鼠左鍵 3. 圈選多元件: 同時選擇多個元件(左圖)一併做位置上的調整時, 可將滑鼠移到空白處, 按下滑鼠左鍵進行拖拉動作, 將要選擇的元件, 包含在框框內, 放掉滑鼠左鍵, 即產生右圖的結果 4. 複製:對元件進行圈選的動作後, Ctrl+C 複製 5. 貼上:將已複製的元件貼在目前游標所在位置, Ctrl+V 貼上 6. 刪除:圈選元件後, 鍵盤 Delete鍵 7. 對齊:對多元件進行圈選的動作後, 被圈選的元件中會出現一個紅色框線的元件(圈選的過程中, 第一個被完全包含在框框內的元件), 則是對齊的基準元件,在點選工具列的對齊項目時, 皆以該元件為標準。 |
功能說明:若設計類型=APP 或 自適應, 拖移後依滑鼠指標所在位置,若所在位置未介於元件間,依目前欄內容中的元件位置排序至最後;若所在位置介於元件間,則插入並重新排列該欄所有元件的位置順序。
|
功能說明:若設計類型=APP 或 自適應,以滑鼠指標所在區塊決定元件放置欄,並下列拖拉效果說明,出現定位指標線告知插 入點,若無法判定定位指標線,則拖拉無效。
|
功能說明:可以單個元件處理,也可以以群組處理。
一般元件: |
|
|
新的一般元件: 1. 刪除:刪除本元件
已經過存檔後的元件: 2. 功能敍述鍵:點選後,開啟【規格描述】進行規格說明,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3. 規格定義鍵:點選後,開啟【規格定義】畫面,並駐留在相關元件上,操作方式請參考[6.2] |
多筆表格: |
|
|
4. 增加不同類型的欄位 5. 此處的刪除,是刪除整個表格
|
頁籤項目: |
|
|
6. 增加一個頁籤項目在最後 7. 插入一個頁籤項目在最駐留的項目 8. 此處的刪除,是刪除駐留的項目 |
動態面版: |
|
|
9. 增加一個面版項目在最後 10. 插入一個面版項目在最駐留的項目 11. 切換到指定的面版項目 12. 刪除到指定的面版項目,連同該面版上的所有元件 13. 此處的刪除,是刪除整個面版所有項目 |
功能選單項目: |
|
|
14. 增加一個選單項目在最後 15. 插入一個選單項目在最駐留的項目 16. 此處的刪除,是刪除駐留的項目 |
列感應條: |
|
|
17. 增加一空白列在駐留列下方 (預設高度 50 px) 18. 插入一空白列在駐留列上方 19. 此處的刪除,是駐留本列;若本列有包含子元件時, 會提示訊問 合併或刪除的訊息 |
欄感應條: |
|
|
20. 增加一欄在駐留欄的右側(最多4欄, 每欄比例總合欄數平均分配) 21. 插入一欄在駐留欄的左側 22. 此處的刪除,是駐留本欄;若本列有包含子元件時, 會提示訊問 合併或刪除的訊息 |
多筆瀏覽的元件標題: |
|
|
23. 必須駐留在多筆瀏覽的元件標題位置24. 在表格最上方,插入一標題列,預設同 資料欄對應標題內容 25. 刪除表格最上方,一標題列,標題列只剩一階,按鍵除能 26. 開啟<標題合併>, 確認後,依內容變化表格標題 27. 當駐留的標題是存在標題合併的狀態時, 可利用本按鍵取消合併 28. 向右合併欄數:輸入向右合併的欄數,若空白,表示不執行;若駐留標題為最後一欄,不允執行 29. 向下合併欄數:輸入向下合併的欄數,若空白,表示不執行;若駐留標題為最後一階,不允執行
案例模擬請參考本節 註二 |
註一: |
|
功能說明:為了加快表單元件的規格定義,如果知道本專案已完成的表單中有相同的規格,或是部分相同的規格可以參考使用,則可以把它的內容複製過來修改使用;分為完全複製及部分複製。
|
1. 駐留表單工具列,進入表單編輯狀態 2. 複製鍵:點選工具列本鍵,開啟【版面複製】 3. 複製專案:挑選欲複製來源表單的專案,必須具該專案的權限可允檢視 4. 關鍵字:輸入要查詢的表單關鍵字 5. 搜尋鍵:依據指定的關鍵字,畫面出現符合條件的表單清單;系統依表單的設計類型限定可過濾的表單 6. 表單名稱:指定要複製的來源表單 7. 來源名稱:顯示載入的專案及表單名 8. 複製方式:全表單覆蓋/元件附加,預設:元件;當來源表單設計類型=傳統表單時,限定為元件不允異動。 9. 全選/全不選:利用此核取方塊,決定全選/全不選指定表單的所有元件 10. 勾選指定:針對表單的元件, 進行勾選/取消的動作 11. 執行鍵:將指定的表單元件、複製的方式,所勾選的元件複製到目的表單 |
作業目的:如果表單操作的欄位順序(按tab 鍵到下一個欄位) 與宣告順序不同,或是經過位置調整過後的順序整理。
參考資料:影音說明
|
1. 駐留順序鍵:於表單的瀏覽狀態,點選工具列本鍵,開啟【駐留順序】 2. 單筆移動 : 駐留表單欄位資料列,按住滑鼠往上或往下拖拉到指定的位置,再放掉滑鼠 3. 多筆移動:利用鎖定鍵,挑選多筆欄位組成群組,按住滑鼠往上或往下拖拉到指定的位置,再放掉滑鼠 4. 解鎖: 解除鎖定的欄位 5. 頂端:把鎖定的多欄位, 移到是前面 6. 上移:把駐留的單一欄位或鎖定的多欄位, 往上移 7. 下移:把駐留的單一欄位或鎖定的多欄位, 往下移 8. 底端:把駐留的單一欄位或鎖定的多欄位, 移到是後面 9. 存回: 儲存調整後的駐留順序 10. 取消: 取消編修後的內容 |
作業目的:
|
1. 表格鍵:於表單的瀏覽狀態,點選工具列本鍵,開啟【表單版面生成表格】 2. 檔區:系統依據表格的多寡產生檔區數量 3. 檢視表格名稱:表頭檔區以表單名為預設定,可修改;表身檔區以表單名稱+多筆表格命名,可修改 4. 產生資料表: 勾選是否依據元件屬性及設定,產生對應的資料表格,且主動對應到檢視表 5. 不重複欄位: 選定一欄位做為表單儲存檔前的唯一、不可重複的欄位;若勾選產生實體時,同時以此做為主索引 6. 表格元件名稱:表單上若有多筆表格元件時,該表格下的元件被視為另一檔區 7. 執行鍵:依上述條件指定產生相間的檢視表及資料表,其資料來源對應如下: 7.1 檢視元件名=元件名 7.2 檢視元件英文名=系統自動編制料號 7.3 檢視元件型態=由元件屬性上的資料模版判斷, 無模版者由元件類型判定 7.4 檢視元件長度=由元件屬性上的限定長度判斷, 無長度者由元件類型判定 7.5 檢視元件資料來源=若指定產生實表時,對應實表元件;若無,由系統依型態對應空值 規格限制:1. 執行前會檢控表單內是否有同名的元件 規格限制:2. 執行時, 若對應的表格已存在,則以元件名稱進行比對,若不存在則附加;存在者修改 |
作業目的:
|
1. 表格鍵:於表單的瀏覽狀態,點選工具列本鍵,開啟【預設檢視表格】 2. 表單名稱:顯示要入的表單名稱 3. 系統功能:選擇要產生系統功鍵的選項 4. 匯入來源:可選擇Excel 匯入或View檢視表匯入 5. Excel檔案:當匯入來源=Excel匯入時, 必須指定本欄位, 挑選一具在標題列的檔案 6. Excel檔案的標題列所在行:當匯入來源=Excel匯入時, 必須指定標題列的起始列數 7. View檢視表:當匯入來源=Viewl匯入時, 必須指定本欄位挑選一存在的檢視表名稱 8. 版面格式:可選擇表格或矩陣 9. 矩陣欄數:可指定單欄/雙欄/三欄 10. 矩陣欄寛:可指定依長度/固定寛度 11. 駐留順序:可重調整欄位的順序, 以利排版, 操作說明可參考5.7 駐留順序調整 12. 執行鍵:依上述條件產生表單元件內容,此動作會刪除原存在表單的所有元件,重新產生 13. 附加鍵:依上述指定表格的內容,此動作會保留原存在表單的所有元件,僅增加此檢視表所產生的多筆表格(Grid)元件 |
案例 1: View、矩陣、單欄、依欄位長度 |
|
案例 2 : View、矩陣、雙欄、依欄位長度 |
|
案例 3 : View、矩陣、單欄、固定寛度 |
|
案例 4 : View、表格 |
|
案例 5 : 利用案例 2, 附加案例 4 |
|
作業目的:將設計完成的表單,進行打樣產出可執行的作業表單,以供表單的單元測試。在表單設計的工具列上,可以找到 打樣預覽 及 打樣狀態 的按鈕,打樣預覽是要求進行打樣,並且在打樣成功後可以執行單元測試,打樣狀態 則是查詢 最近的打樣紀錄或是錯誤訊息。
作業目的:在表單設計的工具列上,可以找到 打樣預覽鍵,執行打樣,進而預覽操作表單,執行單元測試。
|
1. 打樣預覽鍵:於表單的瀏覽狀態,點選工具列本鍵 2. 系統通知:當本表單曾經打樣成功後,系統會提示訊息窗詢問使用者要進行的動作 3. 打樣鍵:執行本鍵,表示重新打樣產出 4. 驗證鍵:執行本鍵,開啟打樣成功表單進行驗證 |
作業目的:在表單設計的工具列上,可以找到 打樣狀態 鍵,查詢因打樣而延續的查詢、除錯等動作。
|
1. 打樣狀態鍵:於表單的瀏覽狀態,點選工具列本鍵, 開啟【打樣狀態查詢】,操作方式請參考[附錄A7]
|
作業目的:
作業目的:系統分析人員需描述規格、業務規範及規格描述記錄下來,讓系統的開發有所依循。
參考資料:影音說明
作業目的:針對單一表單、元件或按鍵,利用個別選項的組合或自行編撰成規格。
|
|
1. 規格描述頁籤:以文字敍述指定的物件有關的業務規範及規格描述。 2. 描述:描述規範及需求內容 3. 表單描述速成區:利用與表單有關的選項,匹配組合成規格敍述 4. 元件描述速成區:利用與元件有關的選項,匹配組合成規格敍述 6. 按鍵描述速成區:利用與按鍵有關的選項,匹配組合成規格敍述 6. 重組鍵:把各類速成區的內容,利用本按鍵組合起來變成規格描述 7. 附件備註頁籤:在描述中無法單純以文字說明,而必須附件表格的內容、圖形附件才完整的備註項目。 8. 附註工具列:利用各類的工具圖示編輯備註內容 9. 參考附註:編輯具規格參考義意的內容 10. 附件檔:指定有關的檔案附件,上傳到資料庫。 11. 儲存鍵:將設定好的規格描述及參考附件內容,儲存到資料庫 |
作業目的:在表單版面上點選「規格描述」鍵,開啟本單對表單下的元件、按鍵進行規格撰寫
參考資料:影音說明
|
1. 編輯鍵:進入編輯狀態 2. 描述:依資料列駐留的元件類型撰寫需求規格 3. 儲存鍵:將設定好的規格描述儲存到資料庫 |
作業目的:在表單版面上點選「規格定義」鍵,開啟本單對表單下的元件、按鍵進行規格註解架構的展開
|
1. 工具列:放置不同工具圖示的區域,以下針對共通的按鍵進行說明 1.1 規格描述:依清單區留的料號,開啟相對【規格描述】進行規格說明,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1.2 檢錯:檢視清單區的定義是否符合語法驗證 1.3 重新整理:重整清單區的內容。 1.4 線上說明:依清單區留的宣告,開啟相對【線上說明】 1.5 處理狀態:切換開工/完工的狀態, 影響【專案統計】 2. 清單區:將駐留表單下的所有組成的表單、元件、按鍵,以樹狀階層展開 3. 定義區:依駐留在清單區的記錄或宣告,呈現細部的規格註解、定義 3.1 編輯鍵:進入定義區的編輯狀態 3.2 儲存鍵:將定義區的內容儲存到資料庫。 |
|
1. 工具列:駐留「資料來源」節點時,工具列作用如下 1.1 新增鍵:增加資料檔區 1.2 刪除鍵:當駐留在清單的「資料區」時,可點選本鍵刪除記錄 2. 清單區: 2.1 第一階是基本設定、資料區 |
作業目的:
|
1. 工具列:駐留「元件」節點時,工具列作用如下 1.1 設定鍵:開啟【元件行為選項】 1.2 複製鍵:開啟【元件內容複製】 2. 清單區: 2.1 第一階是元件名稱 2.2 第二階是基本設定及各類行為宣告 3.元件行為選項: 3.1 所有跟元件有關的行為選項 3.2 預設鍵:會依元件類型將需要的行為必要項先行勾選 3.3 儲存鍵:系統依據勾選的項目,產生不同的行為,呈現在「清單區」 |
作業目的:
|
|
1. 駐留「隱藏表單元件」節點 2. 工具列:駐留「隱藏表單元件」節點時,工具列作用如下 2.1 新增鍵:增加不顯示在表單上的元件,開啟【新增隱藏元件】 2.2 刪除鍵:可刪除駐留的隱藏元件 2.3 設定鍵:開啟【元件行為選項】 2.4 複製鍵:開啟【元件內容複製】 3. 清單區: 3.1 第一階是元件名稱 3.2 第二階是基本設定及各類行為宣告 4. 新增隱藏元件: 4.1 元件名稱:輸入元件名稱 4.2 所有跟元件有關的行為選項 4.3 儲存鍵:系統依據勾選的項目,產生不同的行為,呈現在「清單區」 |
作業目的:
|
||||||||||||||||||||||||||||||||||||||||||||||||||
|
||||||||||||||||||||||||||||||||||||||||||||||||||
1. 工具列:駐留「按鍵」節點時,工具列作用如下 1.1 設定鍵:開啟【按鍵行為選項】 1.2 複製鍵:開啟【按鍵內容複製】 2. 清單區: 2.1 第一階是按鍵名稱 2.2 第二階是基本設定及各類行為宣告 3.按鍵行為選項: 3.1 所有跟按鍵有關的行為選項 3.2 儲存鍵:系統依據勾選的項目,產生不同的行為,呈現在「清單區」
|
||||||||||||||||||||||||||||||||||||||||||||||||||
|
||||||||||||||||||||||||||||||||||||||||||||||||||
|
作業目的:
|
1. 駐留「隱藏按鍵」節點時
2. 工具列:工具列作用如下
2.1 新增鍵:增加不顯示在表單上的按鍵,開啟【新增隱藏按鍵】
2.2 刪除鍵:可刪除駐留的隱藏按鍵
2.3 設定鍵:開啟【按鍵行為選項】
2.4 複製鍵:開啟【按鍵內容複製】
3. 清單區:
3.1 第一階是按鍵名稱
3.2 第二階是基本設定及各類行為宣告
4.新增隱藏按鍵:
4.1 按鍵名稱:輸入按鍵名稱
4.2 所有跟按鍵有關的行為選項
4.3 儲存鍵:系統依據勾選的項目,產生不同的行為,呈現在「清單區」
作業目的:定義資料庫裡面的各個資料表及其包含資料欄位的各項屬性。
參考資料:影音集(TABLE)
|
1. 開啟架構樹下資料表格節點,駐留資料交易。 2. 滑鼠右鍵,彈出選單,點選「新增資料表」開啟【新增資料表】頁面, 3. 資料交易名稱:此名稱是SD在專案發展時的資源resource名稱。 4. 設定完畢後,按儲存,則此記錄新增完成。 |
|
可單擊資料表格節點後彈出【資料表】頁面 |
|
資料庫資料表的定義包含下列七大項目:
|
功能說明:
|
1. 以頁籤方開啟多個資料表,可點選頁籤名,進行切換。 2. 新增鍵:新增一個資料表,在編輯區出現新增資料表(同7.1)。 3. 修改鍵:異動資料表基本設定。 4. 刪除鍵:刪除駐留資料表。 5. 檢錯鍵:檢查駐留的資料表格內容是否符合設定。當有異常時,會提示錯誤內容。 6. 表格欄位清單:開啟【表格欄位清單】查詢與資料表相關的欄位資訊。操作方式請參考[17.5 表格欄位清單] 7. 規格描述:開啟【規格描述】說明及述敘此表格的相關事項。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8. 匯入鍵:以事先準備好的excel 檔,匯入產生資料表。操作方式請參考[7.9.以匯入方式建立資料表]
|
功能說明:
功能說明:
|
1. 點選畫面的[欄位清單]頁籤。 2. 新增鍵:點選 + 新增鍵新增資料表的資料欄位(data field)。 3. 欄位名稱:輸入資料欄位的中文名稱,為SD在規格設計時引用之名。 4. 料號:顯示此資料欄位的料號,由平台自動編定之,不可修改 5. 結構命名:輸入資料欄位的英文名稱,即是DB schema 的field name。首字必須為英文字,後續字僅可英數、底線。 6. 資料型態:挑選型態(data type)=文字/數字(bigint)/數字(int)/數字(smallint)/數字(tinyint)/數字/日期/日期時間/備註/二進位/全唯碼 7. 可變長度:指定此資料欄,存入DB時是固定或變動長度;勾選者代表為變動長度。 8. Unicode:設定本欄位是否需要Unicode編碼轉換。若勾選者在輸入不同語系文字時可自動轉換。 9. 資料長度:輸入資料欄位的長度;小數位:若型態為數字, 進階指定小數位數 10. 初始值:輸入本資料欄位的初始值 11. 允空值:指定本資料欄位是否允許空值 12. 密碼處理:指定本欄位是否受在表單呈現時,以密碼方式處理;限制不可為鍵值或個資加密欄位;必須為文字型態欄位 13. 個資加密:指定本欄位儲存到資料庫時,是否採加密模式;限制不可為鍵值或序號、備註、二進位欄位型態;外部資料庫連線者,不允設定個資加密。 14. 鍵值:指定本資料欄位是否為鍵值欄位key field 15. 檔案唯一號:指定本欄位是否為檔案傳輸中記錄上下傳檔案的唯一號用途;僅適用於欄位型態=全唯碼 者 16.儲存鍵:設定完畢後,點選本鍵則此資料欄位新增完成 |
功能說明:
|
1. 在元件清單裡,駐留指定要修改的資料欄位名稱。 2. 修改鍵:點選本鍵修改資料表的資料欄位(data field)。 3. 各欄位的說明同[7.3.1 新增資料欄位] 4. 儲存鍵:修改完畢後,點選本鍵則此資料欄位異動完成 |
功能說明:
|
1. 在元件清單裡,駐留指定要刪除的資料欄位名稱。 2. 刪除鍵:點選本鍵刪除資料表的資料欄位(data field)。系統會提示訊息要求再次確認 |
功能說明:
|
1. 規格描述:開啟【規格描述】說明及述敘此欄位的相關事項。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2. 同步邏表欄位:開啟【同步邏表欄位】查詢與資料表相關的欄位資訊。操作方式請參考[19.2.8 同步邏表欄位] 3. 引用:可指定引用的來源為表格或欄位 4. 關鍵字:指定搜尋的資料表名稱或欄位名稱 5. 搜尋鍵:在指定引用來源及輸入關鍵字後,利用本鍵找出與有關的欄位, 進行標註點選 6. 複製清單:系統載入符合條件的內容,可單選或複選(Ctrl+Click)多筆記錄 7. 複製鍵:將欄位指定的欄位複製到欄位元件清單 |
功能說明:為了保護被引用的資料,不會被任意刪除,進而造成資料失聯。例如:部門檔中有部門代碼欄位,員工檔內也有儲存部門代碼,若在員工檔設定使用登冊,可以在部門檔資料被刪除時,檢查該部門代碼是否被員工檔引用,若被引用則會不允刪除
|
1. 點選畫面的[外部關連]頁籤。 2. 駐留根節點的資料表(以下簡稱A表) 3. 新增鍵:新增資料表的關連表格。 4. 被關連表格名:挑選指定與本資料表有關連的。(以下簡稱B表) 5. 關聯型態:說明兩者的關係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 6. 使用中的防護:當A表使用到B表的欄位時,若B表的欄位被刪除時, A表的欄位會產生失聯現象;勾選本欄位的作用於在B表的欄位修改或刪除時,受到A表的檢查,必須是不存在A表使用中的才可執行動作,由此產生防護的作用。 7. 儲存鍵:設定表格完畢後,點選本鍵存回關連表格 8. 駐留要設定關連的資料表格 9. 連結欄位:指定B表的與A表有關的資料欄位。 10. 連結本表欄位:指定A表的與B表有關的資料欄位。 11. 關連新增鍵:建立儲存關連記錄 12. 關連刪除鍵:刪除駐留的的關連記錄 13. 關連修改鍵:異動駐留的的關連記錄 |
功能說明:資料庫的資料表是依據創建(create) 的時間順序存放的,很難直接找到你所需要的資料(只能sequencial serach);所以,為了提高資料讀取的效率,就必須建立索引檔,設定其排序的規則,包含資料欄位及升降冪,日後資料表資料新增的同時,也會在各個索引檔內增加一筆資料,插入在其排序中的位置,可能會發生索引檔的分割(split) 來安插這一筆資索引紀錄(record),指到其對應所資料表紀錄的位置。一個資料表可以同時設定多個索引檔來滿足各種不同的使用需求,但是,索引檔太多也會產生系統額外的負擔加大,必須恰當使用,以維護系統效能。
功能說明:
|
1. 點選畫面的[索引定義]頁籤。 2. 元件清單:顯示本資料表格所有的欄位;可點選指定 3. 列入鍵:將駐留在元件清單裡的欄位,設定為主鍵值;設定後會出現在[主鍵清單]裡 4. 取消鍵:將駐留在[主鍵清單]欄位,取消為主鍵的設定;設定後會從在[主鍵清單]裡消失 5. 主鍵清單:顯示所有設定為主鍵的欄位 |
功能說明:
|
1. 點選畫面的[索引定義]頁籤。 2. 新增鍵:建立新的索引;點選後開啟 [新增索引] 視窗 3. 索引名稱:輸入索引名稱。同一表格裡索引名稱不可重複 4. 儲存鍵:存回指定的索引名稱 5. 索引清單:顯示所有設定為索引的內容。主索引為系統內定 6. 元件清單:挑選要加入索引的欄位。 7. 加入鍵:將駐留在[元件清單]裡的欄位,列入[排序清單]裡 8. 排序清單:顯示依駐留在索引清單的記錄,所設定排序欄位內容 9. 上移鍵:將駐留在[排序清單]裡的欄位,順序往上移;影響[排序清單] 10. 下移鍵:將駐留在[排序清單]裡的欄位,順序往下移;影響[排序清單] 11. 排序鍵:改變駐留在[排序清單]裡的欄位,排序的生降冪;點選後開啟 [切換排序] 視窗 12. 排序方式:下拉挑選升冪/降冪 13. 儲存鍵:儲存設定內容 |
功能說明:準備一些基本資料,當資料庫初始化後,可以直接載入作為基本資料來支持表單的運作,例如比較標準的項目代號一覽表。
|
1. 點選畫面的[初始資料行]頁籤。 2. 新增鍵:點選 + 新增鍵新增資料表的初始記錄。 3. 資料行代號:輸入資料行中文名稱,同一資料表資料行名稱不允重複。 4. 載入鍵:載入資料表的所有欄位在清單中。 5. 欄位值:輸入本筆資料欄位要預設的內容值 5. 儲存鍵:設定完畢後,點選本鍵則新增完成;新增記錄顯示在[資料行清單] 7. 資料行清單:顯示已建立的資料行內容;可利用駐留指定切換欄位清單的記錄內容 8. 複製鍵:可複製駐留在[資料行清單]內的記錄內容 |
功能說明:為了維持兩個關聯度極高的資料表之間的資料正確性,可使用連續處發功能來達成。例如:A資料表儲存訂單基本資料,B資料表儲存訂單明細資料,當A資料表的資料被刪除時,也必須連帶刪除B資料表的對應資料,就可在A資料表上設定連續觸發功能。
|
1. 點選畫面的[主動更新]頁籤。 2. 新增鍵:點選 + 新增鍵新增資料表的更新動作。 3. 執行時機:選擇執行時機 新增/修改/刪除。(本資料表資料受到何種影響時要執行)。 4. 標的資料表:選擇標的資料表名稱。(連帶要影響的資料表) 5. 更新方式:選擇更新方式 新增/修改/刪除。(要如何異動被連帶影響的表格) 6. 載入鍵:載入資料表的所有欄位在清單中。 7. 資料列新增鍵:點選 + 新增鍵新增做為比對依據的資料列。 8. 標的資料表欄位:點選標的資料表中的欄位名。(依據標的資料表的哪個欄位異動標的資料表的資料) 9. 外部鍵:若要符合條件才異動標的資料表的資料,請勾選此欄位。 10. 資料來源:選擇資料來源。(固定值:標的資料表的欄位符合某個固定值就異動。本表欄位:目的資料表的指定欄位值與本張資料表的指定欄位值相符合才異動) 11. 內容:輸入要對應的固定值或是本表欄位。 12. 資料列刪除鍵:刪除不須要的資料列。 13.儲存鍵:設定完畢後,點選本鍵則新增完成;新增記錄顯示在[資料行清單] 14. 主動更新清單:顯示已建立的資料行內容;可利用駐留指定切換欄位清單的記錄內容 |
功能說明:
|
1. 點選畫面的[資料管理]頁籤。 2. 修改鍵:進入修改資料表的動作。 3. 歸屬資料庫:設定為系統共用,表示本資料表在各分公司都必須使用,在安裝時會放在share-class內。 4. 歸屬資料庫:設定為分公司專用,表示此資料表存在個別公司架構下的資料庫裡(每個公司有一個DB instant) 5. 歸屬資料庫:設定為其它,表示此資料表非本系統管控,而是在連線允許的狀況態可存取的其它資料庫 6. 其它資料庫名:當歸屬資料庫設定為其它時,須指定該資料庫的連線設定。原設定請參考[7.10] 7. 永久保存:此資料表如果是作業處理中的一個資料暫存區域,則屬與非永久保存,運行時在該表單作業完成後,這個資料鰾內的紀錄就被刪4除,以節省資料庫空間,並且維持資料庫效率。預設為[是],若否,則產出在暫存用的MDB檔。 8.儲存鍵:設定完畢後,點選本鍵儲存內容
|
功能說明:為了讓舊系統的轉換(proting) 更加快速,可以將其schema 整理為EXCEL格式,直接匯進來產生資料表,也可以同時產生檢視表,作為自動(從檢視表) 繪製表單畫面之用。
|
1. 匯入鍵:在資料表加註畫面點選匯入功能按鍵。 2. 檔案新增鍵:增加一筆資料列 3. 來源檔案:選擇要匯入的檔案。 4. 產生檢視表:可選擇是否要在匯入資料表後,自動產成檢視表(View)。 5. 執行結果:顯示駐留的資料列,執行匯入後的狀態 6. 詳細鍵:當執行異常時,可利用本鍵開啟錯誤的訊息檔內容 7. 檔案刪除鍵:刪除留的資料列 8.執行鍵:開始匯入動作。執行完畢後,可查詢詳細執行結果。
|
EXCEL 格式說明
column # |
填寫欄位 |
內容長度 |
填寫說明 |
A |
表格中文名 |
80 |
資料庫資料表格的中文名稱 |
B |
表格英文名 |
20 |
資料庫資料表格的英文名稱,使用於 database schema, |
C |
欄位中文名 |
80 |
資料庫資料欄位的中文名稱 |
D |
欄位英文名 |
20 |
資料庫資料欄位的英文名稱,使用於 database schema, |
E |
可否空值 |
1 |
是否可以為 Null? Y.可 N.不可, 沒填值時預設為Y |
F |
初始值 |
80 |
|
G |
資料型態 |
8 |
位元/文字/整數(bigint)/整數(int)/整數(smallint)/整數(tinyint)/數字/日期/日期時間/備註/二進位/全唯碼 |
H |
可變長度 |
1 |
是否可以為變動長度? Y.是 |
I |
Unicode |
1 |
是否是否需要Unicode編碼轉換 ? Y.是 |
J |
序號 |
1 |
是否由系統產生序號? Y.是 |
K |
長度 |
5 |
資料長度 |
L |
小數位數 |
2 |
小數點以下的位數長度。沒填值, 預設為0 |
M |
個資加密 |
1 |
Y.是 N.否, 沒填值, 預設為N |
N |
密碼處理 |
1 |
Y.是 N.否, 沒填值, 預設為N |
O |
檔案唯一號 |
1 |
Y.是 N.否, 沒填值, 預設為N |
P |
鍵值欄位 |
1 |
是否為 key field? Y. 是 N.否, 沒填值, 預設為N |
依此規格,一個工作表內可以敘述多個資料表的資訊,以前兩欄的資料表名稱可以清楚區分。
|
執行結果: 1. 在專案資源區的資料表內可以找到新增的客戶檔和客戶聯絡人檔 2. 在專案資源區的檢視表內可以找到新增的且與資料表同名的檢視表客戶檔和客戶聯絡人檔 3. 點開檢視表:客戶檔,可以在其結構展開的頁籤中看到資料表的連結。 |
|
1. 新增鍵:可利用本鍵,進入新增模式 2. 連線名稱: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操作方法請參考[16.2], 來指定函數的名稱 3. 跨機台:指定資料庫是否同在一個DB Server.版本808.8以前均只提供同機台資料庫 4. 資料庫類型:指定資庫的類型,下拉:MSSQL/MYSQL/ORACLE,版本808.8以前均只提供MS-SQL資料庫 5. 料號:顯示料號 6. 連線說明:自行輸入 7. 儲存鍵:可利用本鍵,儲存內容到資料庫 8. 關鍵字:輸入指定的關鍵字,以方便搜尋查詢 9. 搜尋鍵:濾出符合關鍵字的內容到速查清單 10. 速查清單:經由搜尋鍵查出符合關鍵字的內容清單,可駐留指定記錄,查詢進而編修內容
|
|
1. 新增鍵:可利用本鍵,進入新增模式 2. 預存程序名稱: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操作方法請參考[16.2], 來指定預存程序的名稱,以下簡稱SP 3. 歸屬資料庫:指定SP附掛的資料庫資料,下拉選項:系統/分公司/其它 4. 資料庫類型:指定資庫的類型,下拉:MSSQL/MYSQL/ORACLE,版本808.8以前均只提供MS-SQL資料庫 5. 資料庫名稱:當歸屬資料庫=其它 時致能,挑選顯示 共用_專案資源:A14外部資料庫連線 6. 程式說明:自行輸入 7. 參數設定:呼叫SP時必須傳入的參數 8. 回傳結果:執行SP後預計得到的內容 9. 儲存鍵:可利用本鍵,儲存內容到資料庫 10. 關鍵字:輸入指定的關鍵字,以方便搜尋查詢 11. 搜尋鍵:濾出符合關鍵字的內容到速查清單 12. 速查清單:經由搜尋鍵查出符合關鍵字的內容清單,可駐留指定記錄,查詢進而編修內容 |
作業目的:查看系統資料表的內容,需要時可執行引用,讓專案可以使用系統工具的資料表。
作業目的:將系統表格引用到指定的專案中,方便後續的查表或異動動作。
|
||||||||
|
作業目的:當系統表格的結構有異動時,受收到異動的通知,必須執行同步的動作, 資料結構才會一致。
|
||
|
作業目的:為了開放此專案內的資源給外部系統使用,平台提供了四個API讓外部系統 呼叫。
API名稱:http://ip:port/ArcareEng/ProjectAppendService
功能說明:新增專案中的實體資料,以下範例為新增資料到指定專案的兩個實體中
類別 |
順序 |
參數名稱 |
參數型態 |
傳遞 |
1 |
專案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2 |
分公司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3 |
要新增到專案的實體清單(型態:JSON陣列) |
陣列 |
傳遞 |
4 |
專案全唯碼(型態:JSON物件) |
物件 |
傳遞 |
5 |
實體英文名(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6 |
是否為共用資料庫實體(型態:布林) |
布林 |
傳遞 |
7 |
要新增的實體資料列(型態:JSON陣列) |
陣列 |
傳遞 |
8 |
要新增的實體資料行(型態:JSON物件) |
物件 |
傳遞 |
9 |
欄位內容值(key:欄位名稱) |
|
接收 |
1 |
執行結果(型態:布林) |
布林 |
接收 |
2 |
執行失敗時的錯誤訊息(型態:字串),執行失敗時才有此參數 |
字串 |
API名稱:http://ip:port/ArcareEng/ProjectDataService
功能說明:呼叫運行系統中,資料表記錄的增刪查改
類別 |
順序 |
參數名稱 |
參數型態 |
傳遞 |
1 |
專案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2 |
分公司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3 |
異動的實體表格英文名(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4 |
實體表格在共用資料庫否(型態:布林) |
布林 |
傳遞 |
5 |
異動類型(型態:數字,1.新增/2.修改/3.查詢/4.刪除) |
數字 |
傳遞 |
6 |
過濾式(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7 |
異動欄位陣列(型態:一維JSON物件陣列) |
陣列 |
傳遞 |
8 |
異動欄位(型態:JSON物件) |
物件 |
傳遞 |
9 |
異動欄位名稱(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10 |
異動欄位內容值(型態:依異動欄位資料型態而定) |
|
接收 |
1 |
執行結果(型態:布林) |
布林 |
接收 |
2 |
執行失敗時的錯誤訊息(型態:字串) |
字串 |
接收 |
3 |
:執行查詢時的資料紀錄(型態:一維JSON物件陣列) |
陣列 |
接收 |
4 |
紀錄欄位(型態:JSON物件) |
物件 |
接收 |
5 |
欄位內容值(key:欄位名稱) |
|
API名稱:http://ip:port/ArcareEng/ProjectPsdService
功能說明:呼叫指定功能鍵
類別 |
順序 |
參數名稱 |
參數型態 |
傳遞 |
1 |
專案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2 |
語言別(型態:數字),不帶的話,預設給950 |
數字 |
傳遞 |
3 |
功能鍵料號(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4 |
分公司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5 |
使用者自定義參數(型態:物件,內容為{"參數名稱":"參數內容值}") |
物件 |
接收 |
1 |
執行結果(型態:布林) |
布林 |
接收 |
2 |
中間台引擎回傳值(執行成功時才有此參數,型態:任意) |
|
接收 |
3 |
錯誤訊息(執行失敗時才有此參數,型態:字串) |
字串 |
接收 |
4 |
中間台引擎回傳的BPS資訊,型態:字串 |
字串 |
API名稱:http://ip:port/ArcareEng/ProjectQueryService
功能說明:呼叫在運行專案中設定好查詢資料的API
類別 |
順序 |
參數名稱 |
參數型態 |
傳遞 |
1 |
專案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2 |
分公司全唯碼(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3 |
API代號(型態:字串) |
字串 |
傳遞 |
4 |
自訂參數物件(型態:物件) |
物件 |
傳遞 |
5 |
自訂參數 |
|
接收 |
1 |
執行結果(型態:布林) |
布林 |
接收 |
2 |
執行失敗時的錯誤訊息(型態:字串),執行失敗時才有此參數 |
字串 |
接收 |
3 |
執行查詢時的資料紀錄(型態:一維JSON物件陣列) |
陣列 |
接收 |
4 |
紀錄欄位(型態:JSON物件) |
物件 |
接收 |
5 |
欄位內容值(key:欄位名稱) |
|
作業目的:定義資料庫裡面的各個檢視表及其包含資料欄位的各項屬性
作業目的:表單的資料來源、表單內欄位的檢控、按鍵執行條件的檢控…等等都有可能使用到檢視表。
|
1. 開啟架構樹下「資料表格」節點,駐留 DB03.檢視表。 2. 滑鼠右鍵,彈出選單,點選「新增檢視表」開啟【新增檢視表】頁面, 3. 表格名稱:此名稱是SD在專案發展時的資源resource名稱。 4. 設定完畢後,按儲存,則此記錄新增完成。 5. 新增後,系統會開啟明細畫面進行的細部定義工作。,操作說明如下 |
|
宣告新增檢視表後,即可進入檢視表的細部定義工作。 也可單擊「DB03.檢視表」節點後彈出【檢視表】頁面 |
|
資料庫檢視表的定義包含下列七大項目: 8.3 欄位清單 8.4 結構展開 8.5 群組彙總 8.6 接收參數 8.7 主動更新 8.8 資料管理 |
|
1. 新增鍵:新增一個檢視表,在編輯區出現新增檢視表(同8.1)。 2. 修改鍵:異動檢視表基本設定。 3. 儲存鍵:儲存異動後的設定。 4. 刪除鍵:刪除駐留檢視表。 5. 檢錯鍵:檢查駐留的檢視表格內容是否符合設定。當有異常時,會提示錯誤內容。 6. 表格欄位清單:開啟【表格欄位清單】查詢與檢視表相關的欄位資訊。操作方式請參考[17.5] 7. 規格描述:開啟【規格描述】說明及述敘此表格的相關事項。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8. 打樣測試鍵:點選後,執行檢視打樣的動作,先檢錯->打樣->預覽 9. 打樣狀態鍵:點選後,開啟【打樣狀態查詢】就打樣的記錄及產生錯誤的訊息,進行檢查及排除,操作方式請參考[附錄A7] |
作業目的:為了描述檢視表中的資料來源及關聯、過濾條件。
作業目的:設定檢視表格主要的資料來源。
|
1. 點選修改鍵,進入編修狀態 2. 結構展開:切換到本頁籤。 3. 駐留根節點的檢視表名 4. 新增鍵:新增檢視表的關連表格。 5. 參考來源類別:選擇資料表格或檢視表 6. 表格名稱:選擇與本檢視表的主要表格名 7. 表格別名:指定本來源的別名,主要表格通常設為為A 8. 過帳前暫存檔:來源的資料來源若為同一交易裡, 尚未存回的資料, 則必須特別勾選本欄位 9. 儲存鍵:把選定的表格儲回資料庫 |
作業目的:設定參與檢視的其它附屬表格,並定義與主表之間的關連條件。
|
重複 8.3.1 的1~8 動作, 產生B表 1. 駐留要設定關聯條件的表格節點 2. 檔案關聯條件:顯示定義表格之間關連方式與條件 指定檔案的關聯方式, LEFT JOIN/RIGHT JOIN/CROSS JOIN/FULL JOIN/INNER JOIN/UNION/SUB SELECT 3. 連結來源表格:挑選本表與關連的來源表格 4. 連結欄位:挑選本表與關連的來源欄位 5. 判斷式:判斷式:大於/小於/等於/大於等於/小於等於/不等於 6. 連結類別:定義與連結表格的類別 本表欄位/參數/函數/固定值/運算式 7. 連結內容:依連結類別設定內容 本表欄位:指定與來源欄位關連的本表欄位 參數:挑選檢視表的參數 函數:挑選系統提供的函數 固定值:填入固定值 運算式:開啟【運算式】設定條件,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2] 8. 自訂連結:當連結類別=連結若不是用兩欄位來定義, 可利用自訂義的方式連結 9. 新增鍵:將新增的連結條件存回 |
作業目的:在參與檢視的表格, 設定前置的過濾條件,及必要的參數傳遞。
|
1. 駐留要設定過濾條件的表格節點 2. 資料過濾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3. 參數鍵:表格須傳遞參數時,可利用本按鈕開【傳遞參數】,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4] 4. 參數旗標:當關聯的表格需要傳遞參數,則本欄則由勾選資訊表示是否已完成設定。 |
作業目的:逐一建立或是維護此檢視表內的資料欄位的屬性。
|
1. 點選畫面的[欄位清單]頁籤。 2. 新增鍵:點選 + 新增鍵新增檢視表的輸出欄位(data field)。 3. 料號:顯示此資料欄位的料號,由平台自動編定之,不可修改 4. [欄位名稱:輸入欲輸出的欄位名稱,為SD在規格設計時引用之名。 5. 英文命名:輸入欲輸出的欄位英文名稱,即是View 的field name 6. 資料型態:挑選型態(data type)=文字/數字(bigint)/數字(int)/數字(smallint)/數字(tinyint)/數字/日期/日期時間/備註/二進位/全唯碼 7. 可變長度:指定此資料欄,存入DB時是固定或變動長度;勾選者代表為變動長度。 8. Unicode];設定本欄位是否需要Unicode編碼轉換。若勾選者在輸入不同語系文字時可自動轉換。 9. 資料長度:輸入資料欄位的長度;[小數位:若型態為數字, 進階指定小數位數 10. 資料解密:當對應來源為資料加密的資料欄位時, 到檢視表時, 進行解密動作 11. 資料內容:來源的類別 12. 來源參照表格:挑選來源表格,須先[結構展開]中建立 13. 來源參照欄位:挑選來源表格的欄位,依據指定的表格挑選可輸出的元件清單 14. 運算公式:選擇本項, 表示本欄位的來源是運算合而來 15. 運算內容: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運算式】設定組合運算式, 作為輸出欄位形成的依據,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2] 16. 自訂欄位:選擇本項, 表示本欄位為自訂定欄位 17. 自訂欄位內容:輸入自訂義的內容 18. 預設空值鍵:當選擇自訂欄位時,可利用本鍵依欄位型態預設適當的空值內容 19. 特定處理:可將欄位輸出的結果再進階處理, 下拉挑選無/計數(COUNT)/總合(SU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 20.儲存鍵:設定完畢後,點選本鍵則此資料欄位新增完成
|
|
1. 在元件清單裡,駐留指定要修改的資料欄位名稱。 2. 參考 8.4.1 的4~18 動作, 異動欄位內容 3. 儲存鍵:修改完畢後,點選本鍵則此資料欄位異動完成
|
|
1. 在元件清單裡,駐留指定要刪除的資料欄位名稱。 2. 刪除鍵:點選本鍵刪除檢視表的資料欄位(data field)。系統會提示訊息要求再次確認 |
|
1. 規格描述:開啟【規格描述】說明及述敘此欄位的相關事項。操作方式請參考[6.1.1] 2. 同步參考欄位:開啟【同步參考欄位】查詢與檢視表相關的欄位資訊,請參考[17.5.1]。操作方式請參考[19.2.8 同步邏表欄位] 3. 引用清單:表列所有在[結構展開]中指定的表格其輸出的欄位清單, 可單選或複選(Ctrl+Click)多筆記錄 4. 複製鍵:將欄位指定的欄位複製到欄位元件清單 5. 重整鍵:重新載入清單內容 |
作業目的:為了合計資料、計數、取最大值、取最小值等等運算。
|
1. 點選畫面的[群組彙總]頁籤。 2. 元件清單:顯示本檢視表格所有的欄位;可點選指定 3. 排序列入鍵:將駐留在元件清單裡的欄位,設定為排序值;設定後會出現在[排序清單]裡 4. 排序取消鍵:將駐留在[排序清單]欄位,取消為排序的設定;設定後會從在[排序清單]裡消失 5. 排序清單:顯示所有設定為排序的欄位 6. 排序上移鍵:將駐留欄位的排序往上移 7. 排序修改鍵:修改排序的方式 8. 排序下移鍵:將駐留欄位的排序往下移 9. 群組左移鍵:指定駐留欄位做為群組的依據 10. 群組右移鍵:取消駐留欄位做為群組的依據 11. 群組清單:經選擇指定後的群組清單 12. 群組上移鍵:將駐留欄位的群組往上移 13. 群組下移鍵:將駐留欄位的群組往下移 14. 限定筆數:勾選者,表示當檢視表指定排序後, 可選擇是否限定筆數 15. 筆數:當勾選限定筆數時, 輸入筆數 16. 記錄去除重複:可設計利用資料庫的特性, 將重複的資料排除 17. SubSelect:勾選者,表示本檢視表為僅輸出單一欄位的子檢視表 18. 資料合併:勾選者,表示可設計利用資料庫的特性, 將多筆資料行的欄位合併成一個欄位 |
作業目的:檢視表在執行時,需要動態接收參數來變化資料收集的結果時, 可在本處設定參數內容
|
1. 點選畫面的[接收參數]頁籤。 2. 新增鍵:點選 + 新增鍵新增檢視表的參數項目。 3. 參數名:輸入本筆資料欄位要預設的內容值。 4. 型態:下拉挑選, 型態:文字/數字/日期 5. 儲存鍵:設定完畢後,儲存編修後的內容 |
作業目的:定義作業表單層級的處理規格。完成表單宣告、畫面編輯,以及相關實體資料表及邏輯資料表的設計與編輯之後,進入進一步的資料處理以及表單結構的規格設定
參考資料:影音集(LOGIN) FAQ相關
作業目的:依據工作內容設定合理的資料檔區,並以檔區來認定關聯及所屬的資料來源。
1. 表頭區:一頁顯示一筆記錄 2. 表頭區:把多筆記錄在一頁裡顯示 3. 表身1:跟著表頭檔區出現的多筆明細資料 4. 表身2]: 跟著表頭檔區或表身1檔區 出現的多筆明細資料 |
作業目的:宣告作業表單的各種結構,包含單純的單筆式主檔維護、單筆表頭表身的搭配,或是單筆表頭搭配多個單筆表身,或是多筆式的表頭搭配多筆式的表身;以滿足各種作業型態的需求。
目前支援的表單型態如下:
表單型態 |
作業特性 |
啟動 |
系統 |
A. 單檔單筆作業 |
表單啟動時預設為瀏覽狀態,使用於一個檔案的單筆資料維護,例如:客戶主檔維護,或是項目主檔的維護 |
瀏覽 |
增、修、存、刪、查、濾、覽 |
B. 單檔多筆作業 |
無過濾條件的明細資料維護或查詢,一般使用於多筆明細資料的維護,例如:出入庫明細查詢 |
瀏覽 |
增、修、存、刪、查、濾、覽 |
C. 主檔附檔作業 |
使用於處理主檔搭配一個或多個多筆的副檔資料,例如員工主檔與該員的學經歷明細資料 |
瀏覽 |
增、修、存、刪、查、濾、覽 |
D. 多主檔對附檔作業 |
使用於處理主檔為多筆型態搭配個自多筆的副檔資料,例如員工主檔與該員的學經歷明細資料及扶養親屬明細 |
瀏覽 |
增、修、存、刪、查、濾、覽 |
E. 條件式多筆作業 |
有過濾條件的明細資料維護或查詢,需先輸入過濾條件值,才能得到明細資料 |
編輯 |
瀏覽 |
F. 指定條件執行 |
使用於直接登打交易資料後,即行遞交後台處理 |
編輯 |
修改 |
G. 多筆修改 |
以條件方式過濾資料,連續編輯後再利用按鍵一併存回 |
編輯 |
修、覽 |
說明 |
內容 |
單筆 |
一頁單筆型(單筆):頁面只呈現一筆記錄 |
樣式 |
|
說明 |
內容 |
多筆 |
一頁多筆型(多筆): 頁面同時呈現多筆記錄,系統提供標準的新增、修改、刪除等基本的檔案維護功能。 |
樣式 |
|
說明 |
內容 |
雙檔 |
單頭多身多筆型(雙檔):頁面以一筆主要的檔頭記錄, 同時呈現一或多個檔身的多筆記錄;系統提供標準的新增、修改、刪除等基本的檔案維護功能同時處理主檔及附檔具關聯性的資料。 |
樣式 |
|
說明 |
內容 |
雙多筆 |
多頭多身多筆型(雙多筆): 頁面主要的檔頭記錄以多筆呈現, 同時帶有一或多個附檔的記錄;系統提供標準的新增、修改、刪除等基本的檔案維護功能同時處理主檔及附檔具關聯性的資料。 |
樣式 |
|
說明 |
內容 |
條件 |
過濾條件查詢(條件多筆):頁面先以多個欄位當條件,讓使用者指定後, 以查詢鍵, 載入符合條件的記於多筆內容;針對多筆內的記錄就同 單檔多筆作業 的模式,進行增、修、刪等動作。 |
樣式 |
|
說明 |
內容 |
單改 |
設定條件執行按鈕(單改): 頁面主要的輸入條件後, 以按鈕的方式執行功能鍵, 本身不具儲存動作 |
樣式 |
|
說明 |
內容 |
多改 |
利用條件把資料載入多筆內,進行連續編修,最後利用按鍵將有異動的記錄,存回資料庫 |
樣式 |
|
作業目的:依據工作內容設定合理的資料檔區,並以檔區來認定關聯及所屬的資料來源。
|
|
1. 表單名稱: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操作方法請參考[16.2]來改變表單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的料號 3. 表單類別有四: 依據使用的需求,選擇不同的表單類型,作業差異請參考9.2 作業表單型態 配合設計類型的差異,選項如下: 3-1 當表單設計類型=傳統表單,選項:一頁單筆(單筆)/一頁多筆(多筆)/單頭一身多筆型(雙檔)/多頭單身多筆型(雙多筆)/過濾條件查詢(條件多筆)/指定條件執行(單改)/指定條件修改(雙改)/樞紐表單 3-2 當表單設計類型=APPS,選項:一頁單筆(單筆)/一頁多筆(多筆)/過濾條件查詢(條件多筆)/指定條件執行(單改) 3-3. 當表單設計類型=自適應(RWD),選項:一頁單筆(單筆)/一頁多筆(多筆)/單頭一身多筆型(雙檔)/多頭單身多筆型(雙多筆)/過濾條件查詢(條件多筆)/指定條件執行(單改) 4. 資料呈現:決定開啟表單時, 顯示的記錄順序 最首筆: 選擇本項時, 表示資料依表單排序原則, 顯示第一筆 最末筆: 選擇本項時, 表示資料依表單排序原則, 顯示最後一筆 空白頁: 表示開單時, 不顯示任何資料 4. 資料呈現:決定開啟表單時, 顯示的記錄順序 最首筆: 選擇本項時, 表示資料依表單排序原則, 顯示第一筆 最末筆: 選擇本項時, 表示資料依表單排序原則, 顯示最後一筆 空白頁: 表示開單時, 不顯示任何資料" 5. 資料重顯時間勾選:若表單的資料需要定時重新顯示時,可利用本欄位設定重顯的週期。當表單設計類型=APP,不支援 6. 重顯分鐘:分鐘數,下拉, 00~60。當表單設計類型=APP,不支援 7. 重顯秒數:秒數,下拉, 00~59。當表單設計類型=APP,不支援 8. 獨立開啟:此勾選決定本表單是否出現在選單上。 9. 連續異動:決定本表單編修記錄時, 是否開啟連續異動的功能。連續異動的作用,在於編輯記錄時, 在存回記錄後, 不離開編輯狀態, 而是繼續編輯下一筆。 當表單類型= 一頁多筆(多筆)/過濾條件查詢(條件多筆) 時才有效用。當表單設計類型=APP,不支援" 10. 首頁選單:本設定作用於此表單開啟時,是否將選開關閉,可下拉: 空白/強制開啟/強制關閉, 預設=空白,表示保留原狀。當表單設計類型=APP,不支援 11. 錯誤訊息指定否:系統預設有錯誤訊息須提示時,是以彈出訊息窗的方式處理,但若用戶有特殊需求是要把訊息放置在特定的欄位元件時,可在此處設定 12. 錯誤訊息元件:在 錯誤訊息指定元件 為勾狀態下,由本欄位指定顯示訊息的元件,可開啟【表單元件清單】進行挑選指定 13. 記錄異動立即過重載:在處理資料的異動後,宣告是否立即重顯所有資料。當表單設計類型=APP,不支援 14. 接收參數:當表單有被其它單據開啟時,而必須接收參數來辨識或處理後續資料時,在本表格宣告相關內容。 15. 參數名:參數的名稱,同一表單, 參數名不允重複 16. 型態:參數的型態,下拉,:文字/數字/日期, 預設: 文字 17. 說明:說明參數的用途 18. 參數增加鍵鍵 :增加參數項目列 19. 參數刪除鍵鍵 :刪除參數項目列 20. 規格說明:顯示說明的內容 21. 使用時機敘述:輸入本表單的使用時機 |
作業目的:宣告作業表單的結構,資料來源及多檔區的連結關係。
|
1. 表單名稱:顯示表單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的料號 3. 資料區:以表單類型的要求, 安排表頭、表身1.. 不同資料區域的來源資訊。一張表單最多支援10個資料來源. 4. 檢視表:可利用本鍵開啟【檢視表】做為表單資料區的來源 5. 檢視表參數:檢視表若指定須傳遞參數時,可利用本按鈕開【傳遞參數】畫面, 對參數欄位給值,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4] 6. 檢視表過濾條件:可利用本鍵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 做為過濾檢視表格記錄的條件,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7. 清除鍵:利用本鍵清除原指定的條件式 8. 排序依據:本區域在指定表單記錄呈現時, 排序依據的欄位及方式 9. 順序:欄位順序 10. 排序欄位:開窗挑選指定的來源檢視表格的欄位清單 11. 排序方式:下拉挑選升冪(由小到大排)/降冪(由大到小排列) 12. 排序增加鍵:增加排序的項目 13. 排序刪除鍵:刪除排序的項目 14. 排序上移鍵:將本列的排序往上移 15. 排序下移鍵:將本列的排序往下移 16. 角色條件:本區域在指定表單在執行時時, 角色條件的判斷條件 17. 增加角色條件鍵:增加角色條件的項目 18. 角色條件欄位:開窗設定條件式 19. 角色條件方式:下拉挑選升冪(由小到大排)/降冪(由大到小排列) 20 插入角色條件鍵:在駐留項次插入角色條件的項目 21. 角色條件刪除鍵:刪除角色條件的項目 22. 角色條件上移鍵:將本列的角色條件往上移 23. 角色條件下移鍵:將本列的角色條件往下移 |
16. 關聯依據:設定本檔區與上階檔區的關聯 17. 關聯檔區:設定本檔區關聯的父階檔區 18. 關聯順序:欄位順序 19. 欄位名稱:開窗挑選指定的本檔區檢視表格的欄位清單 20. 父階欄位:開窗挑選指定的父階檔區檢視表格的欄位清單 21. 關聯增加鍵:增加關聯的項目 22. 關聯刪除鍵:刪除關聯的項目 |
作業目的:完成資料來源設定,已確定來源檢視表時,必須設定作業表單上的那些資料欄位(data field) 要對應到檢視表的檢視欄位,以供系統儲存及查詢時對照之用。
|
1. 表單名稱:顯示表單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的料號 3. 畫面元件清單:表列所有表單上的元件明細 4. 輸出欄位清單:表列本表單各資料檔區所對應的檢視表,包含的檢視表欄位明細 5. 自動對應鍵:此鍵可自動將兩邊名稱相同的欄位對應起來。 6.單一對應鍵:同時指定表單元件及輸出元件後,將指定的輸出元件對應到表單元件 7.單一取消鍵:將指定的表單元件,清空對應內容 8. 儲存鍵 :將設定好的對應內容存檔 |
作業目的:在表單版面上點選「規格定義」鍵,開啟本單對表單下的元件、按鍵進行規格註解架構的展開。
參考資料:影音集(FIELD) FAQ相關
作業目的:在表單版面上點選「規格定義」鍵,開啟本單對表單下的元件行規格註解架構的展 開【規格定義】,操作方式請參考[6.2]
|
1. 工具列:駐留「元件」節點時,工具列作用如下 1.1 設定鍵:開啟【元件行為選項】 1.2 複製鍵:開啟【元件內容複製】 2. 清單區: 2.1 第一階是元件名稱 2.2 第二階是基本設定及各類行為宣告 3.元件行為選項: 3.1 所有跟元件有關的行為選項 3.2 預設鍵:會依元件類型將需要的行為必要項先行勾選 3.3 儲存鍵:系統依據勾選的項目,產生不同的行為,呈現在「清單區」 |
3.元件行為選項:依據表單設計類型而有差異. |
|
3.1 所有跟元件有關的行為選項 3.2 預設鍵:會依元件類型將需要的行為必要項先行勾選 3.3 儲存鍵:系統依據勾選的項目,產生不同的行為,呈現在「清單區」 |
|
|
|
作業目的:宣告此表單元件的基本屬性,包含資料屬性、操作屬性,以及相關的文字說明來輔 助使用者的操作及產生相關文件。
作業限制:在完成作業表單的畫面繪製,並完成表單資料設定之後。
傳統/RWD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元件類型:顯示料號在表單版面上的指定類型 4. 存在檔區:指定本元件資料來源的檢視表所對應的資料檔區,預設:表頭 5. 資料模板:下拉來系統共用設定的模版選項 6. 資料長度:指定元件在畫面顥示或輸入的長度 7. 貨幣元件:當指定的資料模板 在 資料模版.貨幣符號有勾選的話,在本欄指定判斷幣別的欄位元件名 8. 對應欄位:開窗挑選指定的歸屬檔區的來源檢視表格欄位清單 9. 資料型態:顯示指定對應欄位在檢視表中的定義的資料型態 10. 長度:顯示指定對應欄位在檢視表中的定義的長度 11. 選項群組:當元件類型=按鈕選項, 顯示表單版面設定的群組名稱 12. 選項給值:當元件類型=按鈕選項, 指定點選本選項時,儲存時給給的內容值,輸入數字1~99 13. 引用功能:當本欄位具連結若引用按鍵功能時,在本欄指定對應的按鍵名稱;當表單為RWD或APP表單時,與撥號功能互斥,只能擇一 14. 關閉執行中的提示訊息:當引用功能時,是否關閉執行中的提示訊息,讓訊息隱藏 15. 僅供顯示:勾選, 是否為顯示元件 16. 全文顯示:勾選, 是否為全文顯示元件 17. 駐留時機:若勾選顯示欄位, 允許駐留的狀態下, 選擇駐留的時機 18. 新增駐留:在新增狀態下, 顯示欄位可否駐留 19. 修改駐留:在修改狀態下, 顯示欄位可否駐留 20. 瀏覽駐留:在瀏覽狀態下, 顯示欄位可否駐留 21. 資料複製選項:勾選, 是否為設定元件複製的功能 22. 資料複製致能:至檔尾/至頁尾/至遇到相同值/到固定筆數/延遲到執行中決定 23. 到固定筆數_筆數:到固定筆數_筆數=到固定筆數時,由本欄位指定筆數 24. 不可重複:勾選者, 表示不可與已存在記錄重複 25. 不可負數:勾選者, 表示為不可輸入小於0的數值 26. 密碼處理:勾選者, 表示輸入的文字以*號呈現 27. 操作內容:選擇:必要項或選擇項,必要項限制不可空白 28. 選擇項檢錯時機:選擇:空值不檢錯或空值要檢錯 29. 駐留原欄位:勾選, 是否在輸入完成本欄位後, 不跳離而是停在原欄位上 30. 清空原值:勾選, 配合駐留原欄位, 指定是否要清空原內容值 31. 重顯週期:勾選, 是否為設定元件定時重顯的功能 32. 分鐘數:設定重顯的分鐘 33. 秒數:設定重顯的秒數 34. 多行顯示:當元件類型=元件容器時, 可指定勾選, 是否在同一列裡出現多組欄位 35. 資料行勾選:勾選, 本欄位是否為選擇記錄勾選專用, 36. 資料行勾選_選項:資料行勾選=是,則勾選的動作分為以兩種 傳回呼叫表單:即時把勾選駐留的欄位內容回傳給呼叫本單的上層表單 傳給按鈕:把勾選的內容暫時傳放在記憶體裡,待傳給按鈕鍵引用 37. 傳給按鈕內容:在傳給按鈕勾選時,要記在記憶體的相關內容 38. 挑選欄位:要記在記憶體的欄位元件 39. 增加欄位鍵:增加欄位項目 40. 刪除欄位鍵:刪除欄位項目 41. 狀態訊息列: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來指定提示內容 42. 訊息刪除鍵:取消已指定的訊息內容 43. 補充說明:輸入對此元件的說明內容 44. 撥號功能:當表單為RWD或APP表單時,可針對文字方塊類型記載電話的欄位,設定具撥號的功能;唯本勾選與引用功能互斥,只能擇一 45. 關閉執行中的提示訊息: |
APP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元件類型:顯示料號在表單版面上的指定類型 4. 存在檔區:指定本元件資料來源的檢視表所對應的資料檔區,預設:表頭 5. 資料模板:下拉來系統共用設定的模版選項 6. 資料長度:指定元件在畫面顥示或輸入的長度 7. 貨幣元件:當指定的資料模板 在 資料模版.貨幣符號有勾選的話,在本欄指定判斷幣別的欄位元件名 8. 對應欄位:開窗挑選指定的歸屬檔區的來源檢視表格欄位清單 9. 資料型態:顯示指定對應欄位在檢視表中的定義的資料型態 10. 長度:顯示指定對應欄位在檢視表中的定義的長度 11. 選項群組:當元件類型=按鈕選項, 顯示表單版面設定的群組名稱 12. 選項給值:當元件類型=按鈕選項, 指定點選本選項時,儲存時給給的內容值,輸入數字1~99 13. 引用功能:當本欄位具連結若引用按鍵功能時,在本欄指定對應的按鍵稱 14. 撥號功能:當表單為RWD或APP表單時,可針對文字方塊類型記載電話的欄位,設定具撥號的功能;唯本勾選與引用功能互斥,只能擇一 15. 僅供顯示:勾選, 是否為顯示元件 16. 不可負數:勾選者, 表示為不可輸入小於0的數值 17. 密碼處理:勾選者, 表示輸入的文字以*號呈現 18. 操作內容:選擇:必要項或選擇項,必要項限制不可空白 19. 選擇項檢錯時機:選擇:空值不檢錯或空值要檢錯 |
|
作業目的:針對表單元件顯示的特殊規格。
傳統/RWD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4. 條件清除鍵:取消已指定的條件內容 5. 欄位內容選項:固定值/欄位組合/被突顯/僅變更顏色/依語系顯示對應內容/填入行號 6. 固定值:選擇本項, 表示顯示的內容為一固定值, 固定顯示文字內容, 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請參考[16.2]來指定顯示的文字內容 7. 欄位組合:選擇本項, 表示欄位內容的顯示, 是由多欄位組合而成, 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運算式】指定顯示的文字運算組合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2] 8. 被突顯:選擇本項, 表示要在欄位上顯示特殊的標示符號, 選擇標示符號出現的位置, 左上/下/右上/右下, 預設:左上 9. 僅變更顏色:選擇本項, 表示在欄位文字及背景上, 做顏色的差異 10. 依語系顯示對應內容:選擇本項, 表示要依據欄位內容值,參照登入的語系, 對應顯示內容 11. 填入表格的行號:顯示表格列資料列的列數 12. 字體顏色:駐留本欄位, 系統自動開啟【調色盤】進行色號的挑選,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3] 13. 背景顏色:駐留本欄位, 系統自動開啟【調色盤】進行色號的挑選,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3] |
APP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 4. 僅變更顏色:選擇本項, 表示在欄位文字及背景上, 做顏色的差異 5. 填入表格的行號:顯示表格列資料列的列數 6. 字體顏色:駐留本欄位, 系統自動開啟【調色盤】進行色號的挑選 7. 背景顏色:駐留本欄位, 系統自動開啟【調色盤】進行色號的挑選 |
作業目的:對於資料收集類的表單元件,可以設定預設值來簡化作者的輸入,並且減少錯誤的機會。不同的應用別,有不同的預設值來源或算式組合或固定值。
傳統/RWD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 4. 條件清除鍵:取消已指定的條件內容 5. 給值時間點:指定在此元件在做預設給值的時機 (APP表單, 無此選項) 6. 新增前:勾選本項, 表示在進入新增狀態便依以下設定給預設值 7. 修改前:勾選本項, 表示在進入修改狀態便依以下設定給預設值 8. 新增存回時:勾選本項, 表示在新增記錄, 且存回的同時才依以下設定給預設值 9. 修改存回時:勾選本項, 表示在修改記錄, 且存回的同時才依以下設定給預設值 10. 資料來源:指定本欄位的給值的資料來源方式 11. 系統資訊:由系統資料來當預設值 系統日期:取得進入或存回時的系統日期 系統日期時間:取得進入或存回時的系統日期時間 全唯碼:取得進入或存回時的唯一不重複號碼" 12. 系統日期類別:可選擇日期的預設類別:系統日期/當月首日/當月末日 13. 登入資訊:由登入資料來當預設值 使用者帳號:取登入者的帳號 使用者序號:取登入者的序號 使用者姓名:取登入者的姓名 公司代號:取登入時指定的公司代號 企業代號:取登入帳號在Site管理裡所屬的企業代號 用戶代號:取登入帳號在帳號明細裡設定的用戶代號 14. 固定給值:給固定的內容值 固定值:給固定的內容 表單參數:給表單的接收參數 複寫同欄上列內容:複製同表格同欄位上一列的元件內容當預設值 複製其它表單欄位:複製同表單上其它欄位元件的內容當預設值 運算給值:以運算式的方式給預設值 編輯提示:在未輸入內容值前的提示文字 15. 固定給值內容:輸入固定給值的內容 16. 複製上列同欄內容:挑選表單元件當預設值 17. 表單參數:挑選表單參數當預設值 18. 複製其它表單欄位:挑選表單元件當預設值 19. 運算給值:開啟【運算式】指定運算內容給預設值 20. 編輯提示: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來指定給預設值 21. 查表給值:選擇本項, 表示欄位的內容必須經由其它表格取得 22. 來源資料行: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 23. 來源欄位:開窗挑選指定表格內的欄位清單 24. 流水編碼:選擇本項, 表示欄位的內容是由英數流水編號 25. 英文字母:指定英文字母的碼數, A~Z 26. 英數字:指定英文字母+數字的碼數, 0~9,A~Z 27. 數字:指定數字的碼數, 0~9 28. 格式:由上述三項組合而成的格式顯示 29. 重顯流水號:當本預設值出現在表格時,若刪除資料列時,是否重編流水號 30.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編製流水號條件內容 31. 單據編碼:選擇本項, 表示欄位的內容是由編碼原則設定組成 32. 編碼格式:顯示經挑選定後, 編碼的格式內容 33. 直接跳號:勾選時,表示在儲回時發現在號碼衝突時,直接跳下一號 34. 日期基礎:是否有日期需要參與編碼 無關:選擇本項, 表示沒有 系統日期:選擇本項, 表示以操作本單的系統日期做為編碼參考 日期元件:選擇本項, 表示以表單上的其它日期欄位, 作為編碼參考 35. 日期元件:挑選本表單上的其它日期欄位, 欄位的模版格式,必須為日期類, 才允挑選 36. 編碼組合:可依編碼的需求訂定多組、依序的類別組合進行編碼 37. 區段碼類別:可選擇:固定值/表單欄位/系統函數/年度/月份/日期/週次/流水號 38. 內容:依[區段碼類別]內容,對應不同的內容指定 區段碼類別=固定值: 自行輸入 區段碼類別=表單欄位:代碼:K 挑選表單元件 區段碼類別=系統函數:代碼:F 指定系統函數 區段碼類別=年度:下拉:YYYY(西元年4碼)/YY(西元年後2碼)/CCC(民國年3碼)) 區段碼類別=月份:代碼:M 下拉:MM(月份2碼)/M(1碼,0~9,A,B,C) 區段碼類別=日期: 代碼:D 區段碼類別=週次: 代碼:W 區段碼類別=流水號: 代碼:9 39. 編碼長度:依[區段碼類別]內容,對應不同的內容指定 40. 新增編碼鍵 :除了指定下拉的年度、月份、日期、週次限定長度外,其它在此輸入長度 41. 插入編碼鍵 :點選本鍵,插入編碼的資料列 42. 刪除編碼鍵 :點選本鍵,刪除編碼的資料列 43. 資料列上移鍵 :點選本鍵,把駐留的資料列往上移 44. 資料列下移鍵 :點選本鍵,把駐留的資料列往下移 45. 延伸編碼:在編碼原則之前,區隔不同流水號依據 46. 表單欄位:挑選當區隔的表單元件 47. 新增延伸編碼鍵 :點選本鍵,增加延伸編碼的資料列 48. 刪除延伸編碼鍵 :點選本鍵,刪除延伸編碼的資料列 |
|
APP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 4. 條件清除鍵:取消已指定的條件內容 5. 資料來源:指定本欄位的給值的資料來源方式 6. 系統資訊:由系統資料來當預設值 系統日期:取得進入或存回時的系統日期 系統日期時間:取得進入或存回時的系統日期時間 全唯碼:取得進入或存回時的唯一不重複號碼 7. 系統日期類別:可選擇日期的預設類別:系統日期/當月首日/當月末日 8. 登入資訊:由登入資料來當預設值 使用者帳號:取登入者的帳號 使用者序號:取登入者的序號 使用者姓名:取登入者的姓名 公司代號:取登入時指定的公司代號 企業代號:取登入帳號在Site管理裡所屬的企業代號 用戶代號:取登入帳號在帳號明細裡設定的用戶代號 9. 固定給值:給固定的內容值 包含 固定值/表單參數/複製其它表單欄位/運算給值/編輯提示 10. 固定給值內容:輸入固定給值的內容 11. 表單參數:挑選表單參數當預設值 12. 複製其它表單欄位:複製同表單上其它欄位元件的內容當預設值, 挑選表單元件當預設值 13. 運算給值:開啟【運算式】指定運算內容給預設值 14. 編輯提示: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來指定給預設值 15. 查表給值:選擇本項, 表示欄位的內容必須經由其它表格取得 16. 來源資料行: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 17. 來源欄位:開窗挑選指定表格內的欄位清單 18. 存回編碼:選擇本項, 表示欄位的內容是由編碼原則設定組成 19. 編碼格式:顯示經挑選定後, 編碼的格式內容 20. 日期基礎:是否有日期需要參與編碼 無關:選擇本項, 表示沒有 系統日期:選擇本項, 表示以操作本單的系統日期做為編碼參考 日期元件:選擇本項, 表示以表單上的其它日期欄位, 作為編碼參考" 21. 日期元件:挑選本表單上的其它日期欄位, 欄位的模版格式,必須為日期類, 才允挑選 22. 編碼組合:可依編碼的需求訂定多組、依序的類別組合進行編碼 23. 區段碼類別:可選擇:固定值/表單欄位/系統函數/年度/月份/日期/週次/流水號 24. 內容:依[區段碼類別]內容,對應不同的內容指定 區段碼類別=固定值: 自行輸入 區段碼類別=表單欄位:代碼:K 挑選表單元件 區段碼類別=系統函數:代碼:F 指定系統函數 區段碼類別=年度:下拉:YYYY(西元年4碼)/YY(西元年後2碼)/CCC(民國年3碼)) 區段碼類別=月份:代碼:M 下拉:MM(月份2碼)/M(1碼,0~9,A,B,C) 區段碼類別=日期: 代碼:D 區段碼類別=週次: 代碼:W 區段碼類別=流水號: 代碼:9 " 25. 編碼長度:依[區段碼類別]內容,對應不同的內容指定 26. 新增編碼鍵 :除了指定下拉的年度、月份、日期、週次限定長度外,其它在此輸入長度 27. 插入編碼鍵 :點選本鍵,插入編碼的資料列 28. 刪除編碼鍵 :點選本鍵,刪除編碼的資料列 29. 資料列上移鍵 :點選本鍵,把駐留的資料列往上移 30. 資料列下移鍵 :點選本鍵,把駐留的資料列往下移 31. 延伸編碼:在編碼原則之前,區隔不同流水號依據 32. 表單欄位:挑選當區隔的表單元件 33. 新增延伸編碼鍵 :點選本鍵,增加延伸編碼的資料列 34. 刪除延伸編碼鍵 :點選本鍵,刪除延伸編碼的資料列 |
作業目的:對於下清單及固定清單這一類的資料收集型表單元件,可以設定操作可以選 取的固定項目,或是來自資料庫經特殊過濾條件的項目清單,來輔助操作者加快輸入, 並且減少錯誤的發生。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4. 條件清除鍵:取消已指定的條件內容 5. 呈現方式:選項清單的樣式 下拉選項:選擇本項,表示這是下拉才會看到選項清單的下拉式選單 固定式:選擇本項, 表示是多選項的清單挑選 6. 固定式的筆數:當呈現方式=固定式時, 可指定筆數=單選/複選 7. 選項類別:指定選項的來源類別 固定選項:選擇本項,表示選項的來源為固定的內容, 由下列表格進行指定 變動選項:選擇本項,表示選項的來源為由其它表格維維護, 為變動項目, 須才查表才得明細, 由下列表格進行指定 8. 固定清單的選項:將要下拉的內容表列在此 9. 選項內容:可直接輸入選項內容,或有多語需求時,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請參考[16.2]來指定選項內容 10. 新增鍵:增加一選項內容 11. 刪除鍵:刪除一選項內容 12. 強制重新載入:指定變動的來源, 是否須逐次載入, 針對的變動頻率較者,可勾選指定 13. 操作模式:在變動選項的狀態下, 是否可由使用者利用輸入關鍵字的模式,來建立資料 僅挑選指定:選擇本項, 表示不允輸入, 只能用挑選的 可自行輸入:選擇本項, 表示可輸入, 那就必須再附加在條件不成立時, 提示的訊息(APP表單,無此選項) 14. 錯誤檢核及訊息:勾選,是否進行檢控並提示訊息 15. 訊息內容:可利用開窗鍵, 開啟【多語詞庫】指定挑選詞庫, 請參考[16.2]來指定訊息內容 16. 錯誤檢核及訊息:勾選,是否進行檢控並提示訊息 17. 表格名稱:依據對應資料庫類別,挑選檢視表或資料表 18. 檢視表參數:當對應資料庫類別=檢視表 19. 過濾條件說明: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20. 項次:系統顯示選項項次 21. 來源欄位:開窗挑選指定的選項來源檢視表格的欄位清單 22. 要顯示:該欄位是否顯示在選項內 23. 帶回值:該欄位是否在挑選後被帶回 24. 帶回對應元件:帶回的目的元件, 開窗同一表單的元件清單 25. 排序方式:下拉挑選升冪(由小到大排)/降冪(由大到小排列) 26. 新增來源鍵 :點選本鍵,增加來源的資料列 27. 刪除來源鍵 :點選本鍵,刪除來源的資料列
|
|
作業目的:對於開啟其它作業表單或檔案總管這一類的可以重複挑選元件的行為,可以 設定開窗表列清單,來輔助操作者進行指定動作。
傳統/RWD表單(APP表單無此行為選項)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4. 條件清除鍵:取消已指定的條件內容 5. 視窗內容:選擇開窗的內容:開啟表單/檔案總管/調色盤 6. 開啟表單:選擇本項, 表示開啟的是另一表單內容 7. 表單名稱:開窗挑選表單名稱 8. 來源表格:顯示指定的表單,所對應的表頭檔區檢視表格名 9. 過濾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1] 10. 傳遞參數:若開啟的表單有指定的接收參數時,必須在此表格中對應傳入的內容 11. 參數名:開窗勾選表單的接收參數,並指定回傳到欄位上 12.載入鍵:可利用本鍵,把所有表單的參數載入表格中 13. 參數型態:顯示參數的類型 14. 參數類別:參數類別: 元件/固定值/參數/運算式/變數 15. 參數體:參數類別=元件: 開窗勾選【表單元件清單】 參數類別=固定值: 開放編輸本欄位 參數類別=參數: 開窗勾選【表單參數清單】 當參數類別=運算式: 本欄位不輸入, 開啟【運算式】指定運算內容給預設值,操作說明請參考[附錄A2] 當參數類別=變數: 本欄位不輸入, 開啟【表單變數速查】 16.增加參數鍵:可利用本鍵, 增加開窗參數欄位的項目 17.刪除參數鍵:可利用本鍵, 刪除開窗參數欄位的項目 18. 勾選筆數:選擇開啟表單後, 挑選指定的筆數 單選:表示一次只能挑一筆 複選:表示一次可帶回多筆 19. 勾選限定:勾選者,表示本欄位限定用勾選帶回不允自行輸入 20. 新增初始值:勾選複選者者,可指定在帶回其它欄位時是否執行各元件新增初始值的動作 21. 勾選帶回:若勾選者, 表示本欄位必須經由開啟的視窗帶回取值, 不得自行輸入 22. 接收欄位:從開啟的表單帶回元件要對應接收的表單元件 23. 來源欄位:開窗挑選指定的欄位元件 24. 剔除已存:勾選者,表示若帶回的資料已存在目前表單內時,不處理 25. 主動更新:勾選者,表示若帶回的接收欄位有設定主動更新的動作時,一併執行 26. 增加帶回鍵鍵:可利用本鍵, 增加開窗參帶回欄位的項目 27. 刪除帶回鍵鍵:可利用本鍵, 刪除開窗參帶回欄位的項目 28. 複寫資料:在帶回多筆的狀況下, 指定處理其它欄位的內容值 29. 欄位名:指定要複寫駐留筆內容值的其它元件欄位 30. 增加複寫鍵鍵:可利用本鍵, 增加開窗參複寫欄位的項目 31. 刪除複寫鍵鍵:可利用本鍵, 刪除開窗參複寫欄位的項目 32. 檔案總管:選擇本項,表示開啟的是檔案總管 33. 檔案型態:指定挑回的類別 資料夾:選擇本項, 表示挑回一個目錄 檔案:選擇本項, 表示挑回一個檔案 34. 檔案筆數:當檔案類型=檔案時,可指定單選或複選 35. 目的位置_縮圖否:若上傳為圖片檔,是否需要進行縮圖 36. 目的位置_解析度:在指定縮圖狀況下,選擇縮圖的解析度 37. 檔案儲存欄位:把挑選指定的檔案,儲存到資料庫的表單欄位 38. 調色盤:選擇本項,表示開啟的是一調色盤 |
|
作業目的:為了避免使用者操作時輸入不合規範的資料,需在欄位中針對輸入內容進行 檢控。
傳統/RWD表單
|
|
1. 表單元件:顯示表單元件的名稱 2. 料號:顯示表單元件的料號 3. 執行條件:可利用本鍵, 開啟【條件式】中, 指定限定符合的條件內容,操作說明請參 |